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經血不足》常因血虛、血寒、肝鬱

《經血不足》常因血虛、血寒、肝鬱

《經血不足》常因血虛、血寒、肝鬱

女性月經來潮,常見經痛、經血量較少問題。中醫針灸康復臨床醫學博士黃怡表示,女性經血量過少常見原因包含:血虛、血寒及肝鬱等。

血虛女性不只是臉色偏白,容易失眠、怕冷,冬天時手腳容易冰冷,月經量也很可能偏少,可能有月經不調,甚至可能會提前停經,建議平日可以多喝四物湯,四物湯是中醫活血、養血的名方,方用白芍、熟地、當歸、川穹,能幫助女性彌補肝血虛及月經失血的困擾。

而血寒的人容易怕冷、冬天時容易手腳冰冷,血寒也容易造成血運行不暢而影響月經量短少,也容易因為血運行不暢而血淤,輕則月經容易有血塊,甚至月經時有經痛的困擾,嚴重則可能痛經到休克,建議平日可喝桂圓紅棗湯來溫補肝腎,治療因寒致淤的困擾。

中醫認為「肝主疏泄」,肝鬱影響氣機的疏泄,不僅會影響月經量的排放,也會影響臟腑氣機的生髮調達及疏放排泄,造成各臟腑的扞格不適。

紓解壓力是治療肝鬱最好的方法,另外像是平日也可以多喝逍遙散,能達到疏肝氣、解肝郁、平肝血的功效,除了以上三點會影響月經量少之外,熬夜也是影響月經量的原因之一。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