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兵燹錄] 王彥章與楊劉古渡

王彥章與楊劉古渡

  五代時期後梁與後唐之間,由於藩鎮割據形成的對立局面,以黃河為界,展開了十餘年的「拉鋸戰」,歷史上稱為「夾河苦戰」。俗話說,時勢造英雄。在後梁與後唐的夾河戰爭中,後梁大將王彥章立馬橫槍,盡顯出英雄本色。
  王彥章(803~923),字賢明,鄆州壽張(今山東陽谷壽張鎮)人。少投朱全忠軍,以驍勇聞名。打仗時使用兩枝鐵槍,一枝架在馬鞍上,一枝執在手中,運轉如飛,傳說每枝槍重一百斤,軍中號稱「王鐵槍」。又能赤足履棘,行走百步。雖不知書但也以忠義著聞。常說︰「大凡健兒,開口便言死,死則未暇,」、「豹死留皮,人死留名」。歷任開封府押衙、左親從指揮使、左龍驤軍使、左監門衛上將軍、行軍左先鋒軍馬使、加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檢校司徒等。梁末帝朱友貞即位後,遷濮州刺史,又遷澶州刺史,封開國縣伯。
  談到王彥章,必然要提及楊劉渡(即今山東省東阿縣楊柳村)。據史書記載,在後梁與後唐的夾河戰中,地處黃河要津的楊劉,為一處雙方必爭的戰略要地。當時楊劉城由梁兵3000人戌守,沿黃河數十里,列柵相望。後梁貞明三年(917)冬,時為晉王的李存勖為擊敗對手,進而統治中原,向楊劉發起進攻。他親率騎兵環城馳射,又令步兵持斧斬其鹿角,負蘆葦塞塹,並自負一圍而進,諸軍鼓噪而登,遂拔其壘,攻佔其城,俘其守將安彥之。貞明四年(918)二月,梁河陽節度使、北面行營排陣使謝彥章率兵數萬至楊劉城下,企圖奪回此城。晉王李存勖聞訊,自魏州(今河北大名東北)輕騎而至;謝彥章築壘自固,又決黃河之水,瀰漫數里,以阻晉兵,晉兵不得前進。但謝彥章一時也難以攻拔楊劉,只好率軍而退。六月,晉王李存勖至楊劉慰勞守軍,並親自泛舟測黃河之水,知其深才沒槍,於是決定渡河與梁軍決戰;李存勖率軍先渡,諸軍隨後,皆披甲橫槍,結陣而進。此日河水回落,深才及膝。梁將謝彥章聞晉軍渡河,率軍臨岸阻擊。晉軍不得前進,稍稍退卻。梁軍登舟追至中流,晉軍鼓噪,回軍復戰,梁軍不能抵抗,退回岸邊。晉軍登岸奮擊,梁兵大敗,死傷不可記數,屍骨遍野,河水變赤。謝彥章僅以身免,而濱河梁軍營寨盡被拔除。這一次戰鬥,以梁軍失去楊劉重鎮而告終。
  陷落後的古渡楊劉城,成為晉軍打擊後梁的橋頭堡。後梁龍德三年(923),晉王李存勖在魏州即皇帝位,國號大唐(即後唐),自號莊宗。這一年春天,莊宗李存勖遣兵突然襲擊並佔領了後梁鄆州(今山東東平西北),從橋頭堡的楊劉又前進了一大步,打開了向大梁(今河南開封)進軍的通道。後梁形勢十分危急,末帝朱友貞以王彥章為北面招討使,段凝為副使,命其急率大軍出戰。唐莊宗李存勖聞訊親率大軍至澶州(今河南清豐縣西),命其蕃漢馬步都虞侯朱守殷守德勝(今河南濮陽境內)。五月,王彥章來到滑州(今河南滑縣東),命甲士600名自楊村乘舟順流而下,直趨德勝;王彥章則親率精兵數千循黃河南岸急行。此時,天降小雨,唐守將朱殷不設防,舟中梁兵於是得以燒燬唐兵所造的斷河鐵索,以巨斧斬毀浮橋。浮橋既毀,德勝北城難以支援南城,王彥章遂破南城。繼又攻拔潘張、麻家口、景店諸寨,梁軍聲勢大振。
  李存勖見梁軍攻勢猛烈,下游危急,遣宦者焦彥賓急赴楊劉。與鎮使李周固守;又命朱守殷棄德勝北城,撤屋為筏,載兵械浮河東下,助守楊劉。王彥章見唐兵所為,也撤南城屋材,浮河東下,於是兩軍各行一岸,平行而進,每遇灣曲,便於中流交鬥,飛矢雨集;一日百戰,互有勝負。及至楊劉,浮河士卒各死亡殆半。王彥章、段凝督軍10萬急攻楊劉,百道俱進,晝夜不息;又連巨艦9艘,橫巨河津,阻唐援兵。楊劉幾次將陷,賴李周等奮力拒戰,方得保全。
  此時李存勖軍屯澶州,朱守殷遣使告急,李便親率大軍救援,日行60里。六月,至楊劉,因梁兵塹壘密佈,難抵城下。這時,孤守鄆州的唐將李嗣源,與河北唐軍不通消息,人心漸離,朝不保夕。李存勖為分散楊劉梁兵之勢以接應鄆州,遂命大將郭崇韜率萬人自楊劉乘夜經博州(今山東聊城東北)渡黃河,至東岸之馬家口築壘,晝夜不息。而李存勖則在楊劉親率唐兵日夜苦戰,以牽制梁兵,掩其耳目。郭崇韜築城6日之後,梁兵偵知此事,王彥章率萬人兵馬馳至馬家口,急攻新城,並連巨艦10餘艘橫亙中流,絕唐援兵。馬家口的新城板築始畢,尚未加高,加以沙土疏鬆,又無樓櫓(戰守望敵之樓),守禦甚難;但郭崇韜慰勉與統帥士卒,四方拒戰,王彥章終難攻克。郭崇韜向楊劉唐軍求援,李存勖率大軍而至,於新城西岸結陣。王彥章見馬家口新城一時難以攻破,援軍又至,遂退守上游的鄒家口。
  七月,李存勖率大軍沿黃河南下攻梁軍,王彥章棄鄒家口,復至楊劉。李存勖遣騎將李紹榮直抵梁營,以火筏焚其連艦,梁軍將卒大恐。王彥章又聞李存勖尾追而來,便急忙撤離楊劉,走保楊村。唐兵隨後追擊,王彥章又退屯德勝。這一仗,梁軍損失殘重,王彥章無功而返。在李存勖大軍壓境之下,梁末帝朱友貞於滑州決黃河之水,東注曹、濮、鄆諸州,以阻唐兵。又命段凝代王彥章為北面招討使,率軍5萬屯王村,命王彥章率兵萬人屯兗、鄆之境,謀復鄆州。九月,王彥章渡汶水,趨鄆州,唐守將李嗣源遣李從珂率騎兵迎戰,於遞坊鎮敗王彥章前鋒,俘其將士300人,斬首200級。王彥章退保中都(今山東汶上)。十月,李存勖率大軍自楊劉渡河至鄆州,繼又乘夜渡過汶水,以李嗣源為前鋒,敗梁之阻兵,追至中都,遂圍其城。此時,中都城中無守備,梁兵潰圍而出,為唐兵追殺。王彥章與數十騎逃走,唐大將李紹奇單騎追擊,將其刺於馬下,遂被擒。唐莊宗李存勖愛王彥章之驍勇,賜藥為其治傷,並勸其投降。王彥章說︰「我深受梁恩,只有以死報答,豈能朝事梁而暮事晉(後唐)?我若投降,雖可全生,但有何面目見天下之人?」於是被殺。數日後,唐軍長驅直入,攻克汴京,梁末帝朱友貞自殺,後梁滅亡。
  在梁、唐夾河苦戰期間,尤其是在黃河要津楊劉爭奪戰中,王彥章雖然連連失利但其驍勇善戰卻為人所稱頌,至今仍口碑相傳。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