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國事論談] 辦張顯耀案,勿重蹈九月政爭覆轍

辦張顯耀案,勿重蹈九月政爭覆轍

【聯合報╱社論】
2014.08.25 01:34 am

調查局今天將就張顯耀洩密案展開偵查及約談行動,而張顯耀則稱他將主動赴北檢說明案情,請司法還他清白;刻意「尊北檢、貶調查局」,顯然是他打這場官司的策略。與此同時,立法院方面摩拳擦掌,親民黨要求成立「調查委員會」,藍綠陣營都有人附和;綠委更放話,洩密案沒真相,下會期不可能談服貨貿協議了。

以目前空氣中的煙硝味看來,張顯耀雖進入司法程序,但它在攻防中捲起的種種疑雲,已引起了國會政治禿鷹的高度興趣,他們絕不會輕易放過這塊肥肉。試想,如果連高雄氣爆都可以成為民進黨罷審法案的理由,有了執政黨自己送上門來的「共諜」案,連府院都不相信自己任命的首席談判代表,在野黨還能相信「共諜代表主談」的兩岸協議嗎?也因此,服貨貿協議和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在立法院的命運,已可想而知。

我們認為,像張顯耀這樣身負重任代表台灣參與兩岸協商談判的官員,如果行為偏離職務規範,或有不忠於政府之情事,甚至出賣國家以換取個人利益,都必須嚴肅偵辦,不容絲毫寬貸。過去幾天,我們一直呼籲政府相關部門必須審慎處理此事,倒不是關心張顯耀個人的去留,而是希望決策者要思慮周全,對此案可能引發的擴散效應有全面的估計和掌握;否則,一旦處理不當,馬總統最引以為傲的兩岸關係進展可能瞬間急凍,政績也因遭到莫名的汙蔑而化為烏有。

從在野黨立委的磨刀霍霍看,我們擔心的事已經發生;且事態的發展,不能不讓我們聯想到去年「王金平關說案」引發的「九月政爭」。當時,馬政府雖握有特偵組監聽取得之關說通話內容,但因未充分顧及蒐證及呈報程序的正當性及合法性,草率發動剿王的結果,導致王金平結合在野黨及親王藍軍在立法院大肆反撲;弄到最後,是枝節交錯的程序爭議混淆了是非真相。而在司法陣線,馬主席開除王金平「黨籍案」被裁定無效,王金平的「關說案」也以「查無實據」簽結,反倒是檢察總長黃世銘以「洩密」被判有罪而去職。

對台灣而言,九月政爭的代價是慘重的。第一,王金平領導的立法院,變成配合民進黨抵制行政部門的力量,執政黨亟欲推動的政策寸步難行。第二,藍營「親馬派」、「親王派」的各有所擁,使得向力心原本薄弱的國民黨愈發四分五裂,使「國會過半」的優勢一無作用。第三,一次次的司法敗訴,接連打擊馬政府的威信,民意支持度重創,社會價值也無所支撐。第四,馬總統大舉揮師討王,卻連具體的通話紀錄都傷不到王金平分毫,原來欲藉「削王」來彰顯政府的清廉訴求,也只能頹然而廢。這是四大皆敗。

張顯耀洩密案和王金平關說案本質並不相同,不能完全類比;但相同的是,兩案一開始馬政府都認定為「行政違失」,並不打算以司法究辦,而是訴求「道德操守」,欲透過政治途徑解除對方職務。然而,攻擊發動後,卻遭到對方強力反擊,而黨政程序上的瑕疵被渲染為「不正義」、「鬥爭」、「私心」;在街談巷議的作用下,「犯案者」似反而變成了「被害者」,結果形勢一路失控,終事與願違。

這次的洩密案,在調查局介入後,突然升高為「共諜案」與「外患罪」,恐怕就是失控的轉折。而如今,反而是陸委會試圖想要壓低案情,但如此一來,卻又暴露了雙方「不同調」的矛盾。善弈者,每下一步棋都要設想對方可能的反擊步數,並預為布局;但觀察相關部門的反應,似乎都是「走一步算一步」,缺乏瞻前顧後的策略。這種情況,難道是要步上九月政爭的覆轍?

我們也要提醒張顯耀,在為自己的人格清白辯護之際,心中也不能毫無「大局」的考慮,不能為了贏得此役,一味作情緒性發洩或展開無度攻擊,將職務機密傾洩而出。畢竟,要證明自己沒有不忠於國家,所言所行不能不以國家為念。

回看去年「九月政爭」,第一個下台的是被懷疑「接受關說」的法務部長曾勇夫,他當即掛冠毫無留戀,事後也始終保持默然,未曾口出惡言。在競相喧譁的政壇,這樣「沉默含冤」下台的政務官,恐怕是瀕臨絕種的動物了;如今看來,卻備顯珍貴。

---------------------------------------------------------------------------------------------------------------------------------------------------------------------------------------------------------------------

無奈
目前看來馬政府下的每步棋
都成了民進黨擴大攻擊的箭靶

一件事情可以準備妥當再辦
政府有沒有評估在張顯耀這個對中國大陸談判的重要窗口只要一換下來
有多少人關注?這完全是不用懷疑的啊!!!

政府的一舉一動不只老百姓看著,連在野黨都磨刀霍霍準備向眼中的「豬羊」宰殺
如果張顯耀真有失職情事,而馬英九政府習慣『依法行政』的口號來講
其實是不能單以道德訴求,而要有『揮淚斬馬謖』的氣魄,不管張顯耀是不是愛將
至少別出現後來這些狀況
斬除一切罪惡!!天地任我行!!

TOP

政治鬥爭歷來皆有,不分古今中外紅橘藍綠 !

是說馬政府犯了輕敵的致命疏失,忽略了張顯耀這個人的反撲力道 !

不過張顯耀的政治前途也差不多玩完了 ~
山院黃昏雨,垂廉坐小窗。相思人不見,中夜淚雙雙。

連袂人何處? 孤燈照晚窗。空山人一個,對影自成雙。

                       聊齋誌異花妖篇 ------  悼香玉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kuyun 於 2014-8-25 20:28 發表
政治鬥爭歷來皆有,不分古今中外紅橘藍綠 !

是說馬政府犯了輕敵的致命疏失,忽略了張顯耀這個人的反撲力道 !

不過張顯耀的政治前途也差不多玩完了 ~
就是啊
太輕忽了,可能張顯耀看來夠聽話、懂得進退
但事涉國家機密,而媒體也一直繪聲繪影的


我想正常人都會慌
並採取反擊啊
斬除一切罪惡!!天地任我行!!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