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國事論談] 施明德 蘇起 倡大一中架構 兩岸組「不完整國際法人」學者:中國不會接受

施明德 蘇起 倡大一中架構 兩岸組「不完整國際法人」學者:中國不會接受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0528/35856062/%E6%96%BD%E6%98%8E%E5%BE%B7%E8%98%87%E8%B5%B7%E5%80%A1%E5%A4%A7%E4%B8%80%E4%B8%AD%E6%9E%B6%E6%A7%8B
【政治中心╱台北報導】前紅衫軍總指揮施明德、國安會前秘書長蘇起等人,昨拋出以「大一中架構」取代「一中原則」,兩岸共組一個不完整的國際法人,作為現階段過渡方案,雙方應消除敵對,享有參加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權利。但學者認為中國不會接受,陸委會指複雜的政治議題,並非現階段當務之急。

施明德、蘇起、陸委會前主委陳明通、海基會前董事長洪奇昌、海基會前副董事長焦仁和、外交部前部長程建人、淡江大學陸研所所長張五岳,昨共同舉行記者會,公布處理兩岸問題五原則,包括尊重現狀,雙方政府已從「交戰政府」轉為「分治政府」,但「一中原則」被窄化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名詞,建議用「大一中架構」取代,在「大一中」下,雙方承諾互不使用武力,均享有參加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及與其他國家建立正常關係的權利。

須人民公投決定
蘇起指馬政府提出「不統、不獨、不武」,貢獻是把局勢安定下來,但這是消極版,現在外面風雨已貼到台灣身上,上述五原則是積極版,處理可能碰到的主權、安全、國際問題。陳明通則指任何方案,最終要二千三百萬台灣人民透過公投決定。

訪李登輝求支持
至於兩岸共組「不完整的國際法人」,施明德說,完整的國際法人就是國家,「不完整」則是指邦聯、國協等國際組織,但兩岸不要套用舊的名詞。陳明通認為,不完整國際法人是一個平台可以探討主權行為。蘇起認為以模糊、不完整的國際法人,給一點美麗、想像,才能解決問題。
施明德指該計劃已進行九個月,諮詢對象包括考試院長關中、監察院前院長陳履安、行政院前院長郝柏村,原打算與郝一起領銜,後因學運作罷,未來將拜會前總統李登輝尋求共識。
對上述主張,陸委會指台灣目前最大共識是維持現狀,複雜的政治議題,政府尊重各界理性客觀探討,但並非現階段當務之急。

綠:國內缺共識
民進黨發言人林俊憲表示,台灣前途由二千三百萬台灣人決定。民進黨主席當選人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洪耀福指國內迄今缺乏共識,未來希望透過公開民主程序,整合台灣人民共識。
政治大學國發所所長童振源說,目前中國強調「合」,台灣強調「分」,若有超越兩岸的組織,能確保主權又促進兩岸合作,台灣內部不會太反對,但中國實力大太多,「短期內不會立刻接受調整,和台灣平起平坐。」
台灣大學法律學院國際法教授姜皇池指「不完整的國際法人」比較接近國際法下的邦聯,邦聯前提是主權獨立國家的結合,中國不會接受,除非說服中國接受「大一中」必走向統一,否則推動會有實質困難。

處理兩岸問題五原則
1. 尊重現狀,不片面改變現狀
2. 現狀是: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自1949年起,即已並存於世,而且雙方政府已從「交戰政府」轉為「分治政府」
3. 「一中原則」已被部分人士窄化、僵化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名詞;既無法呈現兩岸現狀,也愈來愈難被中華民國2300萬台灣人民所接受。建議用「大一中架構」取代,才能符合現狀,邁向和解之路
4. 「大一中架構」意在「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上共組一個不完整的國際法人,以共識決處理雙方關切的事務,作為兩岸現階段的過渡方案
5. 在「大一中架構」之下的雙方,應消除敵對,共同維護本地區之和平與安全。雙方承諾互不使用武力,且不得與任何國家簽訂不利於另一方的軍事攻防協定;雙方均享有參加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及與其他國家建立正常關係的權利
資料來源:《蘋果》採訪整理

【報你知】不完整國際法人
台大國際法教授姜皇池說,國際法人指的是在國際法下可以主張權利、負擔義務的實體,最完整的是國家;其餘像聯合國、歐盟、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等國際組織,分別因為《聯合國憲章》條約、統和貨幣和法律、尋求獨立且獲區域性認可為唯一合法代表等,也是國際法人一種。
施明德提到「不完整的國際法人」,姜皇池說,並非國際法上的專有名詞,是創造出來的模糊概念,較接近國際法下的邦聯。
---------------------------------------------------------
馬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很顯然又是一個騙局,馬政府的快速傾中下馬的兩岸關係漸漸拿不到選票,現在要走回阿扁的一邊一國?還是李登輝的兩國論?當時泛藍怎麼批評怎麼謾罵羞辱人家的不用出來道歉?又要當作船過水無痕繼續騙票?
台灣人要團結 團結真有力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