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專家呼籲關註:男性生育能力逐年下降

專家呼籲關註:男性生育能力逐年下降


2012年06月15日  來源:中國新聞網   

  知名男科專家程懷瑾今日在此間表示,工業化進程、環境汙染;作業環境以及性病和生殖道感染增加;社會家庭心理壓力增大,加上男性諱疾忌醫心理都是導致男性精子質量、生育能力下降的綜合因素。
  據悉,目前,全世界有5000萬到8000萬人面臨生育問題,每年全世界約有200萬對新生不育夫婦。近50年來,男性精液中精子總數幾乎減少一半,大約每年1%的速度遞減,在不育夫婦中,男性生殖能力異常比例不低於40%到45%。根據上海市人類精子庫報告,2004年,有360人前來捐獻精液,而符合捐獻標準的僅70人,約為21%。
  由上海中西醫結合學會生殖醫學專業委員會與上海長江醫院共同舉辦的“全國中西醫結合不孕不育與男性性腺功能低下高級研修班”今起開班。據知,當今社會,伴隨不孕不育高發和患者治療意識提高,不少患者開始尋求現代化、規範化的醫療手段。針對不斷高發的患病率與最新醫療技術不能及時普及的矛盾不斷升級,主辦方有關人士表示,此次高級研修班為國內不孕不育、婦產科、男科、內分泌科醫生之間搭建交流學習的平臺。
  為期三天的高級研修班邀請此間多位知名專家為來自山東、河北、遼寧、安徽等省市縣級醫院數十名臨床醫生進行專業培訓。這些業界專家包括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王益鑫教授、中福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程懷瑾教授以及上海第一婦嬰保健院滕曉明教授等。
  程懷瑾表示,男性繁重的勞動,在有毒有害、高溫等不良環境中工作,以及煙、酒危害是導致在男性生育能力下降的重要因素,他說,男性患病後一般不願去醫院檢查和治療,以致延誤病情,比如發燒38.5攝氏度以上,就會影響精液質量。這位專家呼籲社會應該增加對男人的關懷。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王益鑫也指出,男人是天生弱者。他說,男性從事高危職業者遠較女性多,意外受傷死亡比例高,不良生活習慣多,且健康意識多淡漠,小病不看,大病難治。他指出,男性健康不容忽視。 他還建議男性保持思想開朗和樂觀、積極的穩定情緒,保持有規律的生活,並適當堅持體力勞動。這位專家還建議還男性主義主義飲食衛生,忌暴飲暴食,嚴戒煙少飲酒,並不忽視小病。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