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人物誌] 侯景之亂與大疫疾

侯景之亂與大疫疾

  侯景是北魏懷朔鎮中已同化於鮮卑的羯族人,曾依附於高歡,將兵十萬專制河南,是高歡的得力助手。高歡死,他以河南十三州之地降於西魏,後又投降南朝梁武帝。梁武帝想利用侯景的力量統一中原,不料寒山堰—戰,梁軍主力為東魏大敗,轉而又與東魏商談和議。侯景感到自己最終要被粱武帝出賣,遂於太清二年(548)八月在壽陽(今安徽壽縣)舉兵叛變,引兵直驅長江。十月二十二日,侯景渡過長江,二天後至秦淮河南岸,指揮部隊將台城包圍了起來。
  台城被圍後,城外援軍在邵陵王蕭綸等率領下,在建康城周圍集結了二三十萬人軍,侯景得到消息,就提出和梁武帝談判講和。不久,侯景發現號稱有百萬之眾的城外援軍號令不一,眾將領大都是頓兵不戰,競相搶掠,各自心懷鬼胎,根本沒有勤王的意思,再加上他得到了準確的情報,建康城內已有大疾疫流行,所以對談判三心二意。最初城被圍時,城內有男女十餘萬,能上陣作戰的士兵約三萬人。一月後城內疫病大流行,轉相感染,死亡不計其數。至後來,能夠守城作戰的僅二三千人,即使這些人也是老弱病殘,勉強登上城牆的。疫病之後,一眼望出去,只見到處都是死人,「橫屍滿路,無人埋瘞,臭氣熏數里,爛汁滿溝洫。」一場大疫的結果,使城內「死者大半」,傷亡慘重。侯景認為到時人們受不了,肯定會有人呼應他而投降的,所以決定不再撤圍了。這樣至太清三年三月,侯景圍建康長達—百三十多天,建康城內各類疫病氾濫成災,其慘象難以用文字來形容。
  與建康城內疫病流行的同時,攻城的侯景軍隊也逃脫不了疫病的侵襲,其時蕭衍領軍將軍王僧辯率舟師萬人增援建康,與侯景互相對峙。侯景將王憎辯團團圍住,築了一座土山,居高臨下晝夜不斷的進攻。王僧辯「堅壁拒之」,侯景久攻不下,軍隊中爆發了疾疫,「死傷大半」。直到建康為侯景攻破,侯景才將舟師接收過去,王僧辯等將領才退回到江陵。
  候景圍建康時,將指揮部設在太陽門,「終日蒲飲,不撫軍攻」,將士有功,不加褒獎,「疫癘所加,也不存恤」,引起士兵們的不滿和憤怒(《梁書.蕭堅傳》)。說明侯景軍內的疫病流傳也是十分廣泛,對部隊的戰鬥力也有較大影響。
  當侯景進入建康城時,城內染疫者大量死亡。由於死亡人數實在太多,加上戰事吃緊,「城中積屍,不暇埋瘞」,有很多屍體根本來不及處理。病死的人有很多來不及舉行大斂,沒有能睡進棺材。還有很多人得了疾病後臥床不起,病情嚴重,奄奄一息,侯景遂下令將危重的病人和屍體堆積在一起,放火焚燒.病人的號哭之聲悲哀淒慘,被燒的屍體臭氣十餘里外就能聞到。其時尚書外兵郎鮑正也感染了疫病,病情已是十分危急,侯景的士兵強行將他拖拉出去,扔進火裡焚燒。只見鮑正痛苦的在火裡掙扎,「宛轉火中,久而方絕」,令人不寒而慄。
  侯景之亂是造成這次疫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戰爭和疫病,使人民生活艱難困苦,給國家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