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轉貼] 金庸武學進化論

金庸武學進化論

有人曾經說過寫作這種東西,越寫會越好,因為文字是需要被洗練的…
所以,金庸先生曾經說過他的作品後期的比前期的好,我是認同這樣的說法…
但是,我也覺得金庸小說裡面的武功,也隨著金庸先生的寫作功力的進步,日益進化

意思就是,金庸先生的武學境涯,也隨著他的著作慢慢成長

講到這邊,或許大家又在腦中盤旋每一部小說的武功了吧!


慢慢來,以我的習慣一定要說我的理論基礎,在逐一探討,這樣會比較清楚,是不是?

與女主角取名公式不同的是這一篇我的立論基礎比較簡單,理論基礎就是以主角所會的武功為主,佐以整部小說的武功風格,這樣來逐一探討;再來就是我會依照金庸作品集的編號順序,這樣的時序逐一說明,以下先來看看,在金庸作品集的順序各是為何……
01.書劍恩仇錄
02.碧血劍
03.射鵰英雄傳
04.神鵰俠侶
05.雪山飛狐
06.飛狐外傳
07.倚天屠龍記
08.連城訣
09.天龍八部
10.俠客行
11.笑傲江湖
12.鹿鼎記

因此,就必須從書劍恩仇錄一直討論到鹿鼎記,以下分別說明:


書劍恩仇錄一開始就說明紅花會有十四名當家,各自所學、師承都不一樣...

二當家無塵道長有七十二路的追魂奪命劍、三當家趙半山可以接發各式各樣的暗器、五當家六當家的黑砂掌…大當家陳家洛的師承是隱居在天池的「天池怪俠」袁士霄,他的絕技是「百花易敵,錯字難當」的百花錯拳,亂七八糟地令人眼花撩亂。
除此之外,就連霍青桐的三分劍法,就是每一招劍法只使三分之一,一招劍法,有三招的招式在……真是複雜到一種極點...
可見這時金庸先生的武俠境界就是喜歡較為多元、繁複的武功型態。


碧血劍,主角袁承志至少學了三種門派的武功,除了自身的華山派之外,還有金蛇郎君與鐵劍門的武功,除了去承襲之前多元武功概念之外…
華山派武功強調的重點,如果引袁承志對劉培生的對話,就可以知道一些端倪,

「這確是本門掌法,不過這一招是用來拍擊敵人手掌的,他變化接劍,手法巧妙致極」

「武學之道,不可拘泥成法,師父教你『力劈三關』是用右掌,但隨機應變,用左掌也無不可。」

「你以為起手式只是一個客套禮數,臨敵時無用的嗎?要知咱們祖師爺創下這套拳來,沒一招不能克敵致勝的...」

金庸先生這時的武學觀點已經開始進化成「隨機應變、不拘成法」…
不過,這部小說還用另外兩種暗喻的方式,說明已經準備開啟金庸武俠境涯的另外一個層次

以當初穆人清一套十段錦,讓袁承志連衣角都抓不到,可見就是自己武功若高,連一套很平常的拳法都會變成不平凡…
在歸辛樹與袁承志的對拳中,是要提醒拳貴精不貴多…
看來可能已經對繁複的招是有點動搖的感覺...

到射鵰英雄傳,一開始讓郭靖學習江南六俠各自的武功,但是讓郭靖真正開啟武學的入門可能是馬銓道長所傳的內功…
在這部小說中,還是有許許多多神奇的武功,天下五絕各自擁有的神功:

東邪黃藥師有讓人眼花撩亂的落英神劍掌與指力通神的彈指神通、西毒的蛤蟆功、南帝的一陽指、北丐的降龍十八掌,剛猛無鑄、中神通的先天神功…
雖然,林林總總地有那麼多武功,但是射鵰環繞著的就是九陰真經,所以先從九陰真經談起吧!九陰真經分成上下兩部,上部談內功,下部談武功,但是下部最後還有一段用中文拼梵文的內功總訣,除了承襲書劍恩仇錄以來多元的武功之外,武功已經開始轉成以內力為主,因為沒有上部的內功,下部的武功就容易變成斜門歪道,九陰神抓就會變成九陰白骨爪…
然後,以主角郭靖的個性來學習降龍十八掌,就已經開始強調以簡御繁...
以中神通取得天下第一,就說明「以柔克剛」的道理...
因此,從射鵰英雄傳開始,逐漸轉成以內力為主、以簡禦繁、以柔克剛…的概念

神鵰俠侶,基本上承繼著射鵰的架構,所以在前半部,武功的境涯並未有太大的突破,基本上在射鵰的基礎上,只不楊過的因緣際會,學習了東邪、西毒、北丐、林朝英與九陰真經的武功,在等待小龍女的十六年中,曾經嘗試著要將之融合,未果,而創制一套不能自圓其說的一十七式「黯然消魂掌」,好像還是想嘗試著融合所有的武功招式,但是還是無法成功的感覺。

另外,楊過也因為一些因緣際會學習到獨孤求敗前輩的劍法,

玄鐵重劍所代表的就是「以簡御繁」的概念

木劍所代表的是無劍勝有劍的境涯,所以之後有與神鵰在山谷洪流與海濤的練劍,練到劍要欲響則響、欲靜則靜的境界。

這就是要說明…「無劍能勝有劍」,一者內力深厚、一者以快打慢…這兩種武學思維,只可惜這時整部「神雕俠侶」已經接近尾聲,其中還要花篇幅為自射雕英雄傳以來到神雕俠侶中所有的功夫作總結的「黯然銷魂掌」…所以已經沒有過多的篇幅在描寫「無劍勝有劍」的武功,不過已經為之後的小說留下楔子。
最後一回,引出覺遠大師、張君寶師徒為射雕第三部曲做了一個伏筆,武學的思維也從「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變成「由己則滯,從人而活」。

可見金庸先生本身在撰寫神雕俠侶中,逐漸體會了不同的武學思維,進而成為影響之後數部小說的脈絡。


接下來的雪山飛狐跟飛狐外傳,主角所使用的武功就是著名的胡家拳經刀譜…
這是承繼「一者內力深厚、一者以快打慢」的武學境涯…
首先,寶樹大師可以因為胡家刀譜的前面兩頁,練就足以闖蕩江湖的功夫…而胡斐沒有這兩頁,要練胡家刀法就是卡卡的,有說不盡的怪,這部不得不佩服胡家的拳經刀譜前兩頁所記載的內容了(應該是以內力為主)。
再者,胡家刀法快到什麼程度,拿胡斐跟紅花會二當家無塵道長的比劍,就可以知道,他的快刀是在常人砍出一刀的時刻之中砍出了四五刀,實在是夠快!


倚天屠龍記,雖然說是射雕第三部曲,但是已經超脫射雕武學的窠臼…
以九陽真經所講述的武學之道,「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岡,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有一口真氣足」為對敵之基礎概念。

九陽真經已經不再強調招式,而只是內力,神奇的乾坤大挪移只是一種運勁用力的巧妙法門,這時已經成就內力為主、武功為輔的武功型態。

之後,張無忌以「九陽神功為基礎,乾坤大挪移為網絡」的方式,讓任何武功招取而為用,在光明頂使出龍爪手,就是如此。

張無忌在學到張三豐所創制的太極拳、太極劍…基本上也是承繼九楊神功的基礎概念
以慢打快、以靜制動,而且強調用意不用力太極圓轉,無使斷絕…的太極拳
「神在劍先,綿綿不絕」,而且是以劍意而非劍招為主…的太極劍
奠定了一個自射雕以來另外一種層次的武學境涯。


連城訣,基本上還是承繼著以內力為主的概念,只要神功已成,學什麼都容易…
神照經學成連琵琶骨被鎖,都可以發揮,真是厲害,練就神照經之後,連城劍法也好、血刀刀法也好,都很容易得心應手,基本上,還沒有脫離「倚天」的思維。


在確立以內力為主的武學境涯後,天龍八部呈現出武功極致多元化的原因…
我個人認為…
其一是金庸先生想寫多元的武功的一念根本還沒斷絕,其二是以天龍八部將之前所寫過的武學思考,做一個集大成的說明…
所以天龍八部除了武功多元外,金庸先生把各個武功類型都寫進來了…
1.什麼都想學:
自己本身門派的武功已經是極為廣博,還想要學習各門各派的武功的逍遙派與「以施彼道、還施彼身」的姑蘇慕容,有學習少林七十二絕技的鳩摩智,躲在少林寺偷學武功的慕容博、蕭遠山、波羅星。

2.內力還是王道:
有單純練習內力的為主的武功高手,例如:喬峰、游坦之

3.創制許許多多新奇的武功:
有相當神奇的六脈神劍、一陽指…
有吸人家內力,不會被反噬的「北冥神功」,

有任何招式都可以反彈的斗轉星移

有專門化去人家辛辛苦苦練就的功力的「化功大法」

而且還有未來笑傲江湖武功的啟蒙,任何武功都可以納入「天山折梅手」

幾乎可以看到之前小說中的影子!


在天龍八部這部武學極高的成就之後,較為小品的俠客行

還是承繼著以內力為主的情況…俠客行是一首詩,也是一部驚世的武功,有輕功、劍法、拳掌之法、內功等,感覺有包容了幾套武功在裡面,不過呢一切以內力為主。

但到這邊不禁替金庸先生捏一把冷汗,如果接下來,還是承襲這樣的武學概念,我想讀者絕對會開始厭煩。不過,名家果然是名家,在極致的天龍八部之後,峰迴路轉,武學境涯登上另一個高峰。


到了笑傲江湖,最著名的就是「葵花寶典(辟邪劍譜)」、「獨孤九劍」這兩套武功...

「葵花寶典(辟邪劍譜)」講的是只要招式夠快,就算招式有破綻也稍縱即逝…
「獨孤九劍」除了說明任何招式皆有破綻,也承襲著倚天屠龍記的劍意的道理
(風清揚:「……學獨孤大俠的劍法,要只是在一個『悟』字,絕不再死記硬記。等到通曉了這九劍的劍意,則無所施而不可,便是將全部變化忘記盡數忘記,也不相干,臨敵之際,更是忘記得越乾淨徹底,越不受原來劍法的拘束。……」)
更就由風清揚的話,從「行雲流水,任意所之」到「出手無招」,這種能制人而不能為人所制的上乘劍術思維,開闢著是以無招勝有招的道理。

基本上,要將獨孤九劍再加上「無招」的思維,才是金庸要闡述武學概念...
我個人認為這應該是武學境涯的最高極致了,且來看看金庸先生如何在殺出另一波意想不到的高潮。


基本上,只要仔細回想鹿鼎記的情節,在仔細想一想,韋小寶會不會武功?

你大概會有點遲疑的說「不會」...
(為什麼會遲疑?因為偉小寶好像有學了一些,但是臨敵卻派不上用場的武功...是吧!)
其實,一開始鹿鼎記的情節,確實有想讓韋小寶成為武功高手…
從茅十八到陳近南,韋小寶的機遇並不算差…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金庸先生後來反悔,還是怎麼著,最後並沒有讓韋小寶成為絕世高手

在仔細想想,韋小寶臨敵的武器是什麼?

匕首、寶衣、石灰、化屍毒粉跟神行百變逃跑的功夫,曾幾何時所有男主角應該有的風采氣度,在韋小寶身上都看不到,但是韋小寶卻一次又一次的化險為夷,這是什麼道理呢?

我想金庸先生可能想闡述比「無招」的更高境界,就是只要有一顆機警的頭腦,會不會武功就不一定很重要了,你認為呢?


這一路探討下來,有「絢爛歸於平淡」、「反璞歸真」的道理…這時我想這是金庸先生已經悟得武俠最高層次的境涯了!

堪稱為一代武學宗師!

TOP

感謝大大分享......................

TOP

我很喜歡這蚊子,好讚阿,感謝分享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