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社會] 在遠見中壯大的台積電,不容因短視而削弱

在遠見中壯大的台積電,不容因短視而削弱


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廠今天將舉行首批裝機典禮。

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廠今天將舉行首批裝機典禮,美國總統拜登及蘋果執行長庫克皆將出席。該廠投資額達一二○億美元,台積電近期有上千工程師攜家帶眷前往,引發國人對護國神山「去台化」的憂慮。對此,經濟部長王美花稱,台積電赴美投資沒有人才、技術流失的問題;如此簡化的說法,說服力很低。連綠委陳明文都說,中下游業者因擔心台海安全,未來擴廠將移往海外。

台積電是全球半導體業龍頭,市值占台股比重廿八%,被譽為護國神山,其重要性毋庸多言。近幾年,台積電屢在美中科技戰中被蔡政府推上火線,並與日、德洽談設廠,甚至在兩岸緊張中被喻為戰爭必爭之焦點。這些發展,在在令人不安:蔡政府對經濟缺乏長期發展策略,卻不斷將台積電當成外交及戰略籌碼,又無心滿足它必要的水電和人力等需求,這豈非在刨台灣經濟的根?

一般人只見台積電的光鮮成就,卻不知它創設與茁壯的艱難。許多人以為,台積電是台灣政治民主化與社會現代化的象徵,是自由經濟下民營企業的傑出代表;但事實並非如此,台積電是一家不折不扣由公部門籌畫成立的企業。其源頭,可追溯至一九七四年行政院秘書長費驊、經濟部長孫運璿邀請RCA微波研究室主任潘文淵等人在「小欣欣豆漿店」早餐會,正式拍板台灣要從「加工出口區」的勞力密集模式,轉進成「科學園區」的技術密集模式,並選定積體電路與電子工業為發展目標,播下了第一顆種子。

台灣在日據結束時仍是依賴出口米糖的殖民經濟,其後得以成功走上工業化,主要是政府不斷改善投資環境、穩定經濟秩序,並推動前瞻性的產業政策奏功。例如一九五○年代扶植棉紡工業,六○年代實施外匯改革並發展出口導向政策;至六○年代後期,民生輕工業及出口業已蓬勃發展,重化工業也已啟動,完成初級工業化。

於是,先後任經濟部長李國鼎、孫運璿開始思考台灣下一個新興產業。在小欣欣豆漿店早餐會的前一年,孫運璿已先成立工研院,開始推動科技產業的發展,並開始對外延攬人才。一九八五年,已做到美國德州儀器副總裁的張忠謀來台接任工研院長,李國鼎同時交付他規畫設立一家積體電路公司的任務;兩年後,因而有了台積電的誕生。

台積電雖是政府推動的企業,但為了避免新公司受到國營事業的過多束縛,決定官股占比低於一半,政府日後對其經營也未有太多干預。一手擘畫的張忠謀認為,當時台灣的優勢在於「製造」,因而提出「晶圓代工」構想;此一模式為台積電奠定了致勝基礎,日後更帶動全球包括台灣的IC設計公司的興起。台積電的成功,領導者張忠謀居功厥偉,但他自謙只是專業經理人;他說「沒有李國鼎,就沒有台積電」,原因在此。

台積電成立時,只是工研院電子所底下的一個衍生公司,但當時政府已擘畫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長程發展長達十多年。簡言之,眼光遠大且胸懷無私的政務官員積極打造台灣的發展環境,不少留美專家學人基於民族感情提供關鍵協助,再加上決策及執行的準確,我們才能享受台積電今天的果實。從一九五○到一九七○年,台灣高教共培育出三萬多名工程師,為我國科技發展備足了人力資源。

半導體業成為台灣經濟支柱,台積電成為護國神山,都是前人在遠見中一步步經營的成果。若問今天的政府為廿年後的台灣做了什麼籌謀,蔡政府將何詞以對?

TOP

以前的政務官有遠見
現在的政務官只有傲慢
享受手中的權力及讓自己口袋滿滿
早就不是把國家把人民放在第一位

TOP

之前老說國民黨賣台
現在事實證明
最積極賣台的是民進黨

TOP

政治就是在博弈,無論哪個政黨執政,都希望智慧的真正的保護全台灣的民眾!為民眾安全、利益為出發點。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