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社會] 圍籬高高 故宮南院如在雲端

圍籬高高 故宮南院如在雲端

中時電子報2018年4月13日 上午5:50
2017年3月以來,故宮南院遊客量持續低迷,周邊產業跟著毫無起色,故宮博物院雖力圖振作轉型,希望力挽狂瀾,只是在策略與定位不明下,除非故宮博物院能正視南院先天不良,後天又失調的基本處境,設法理出問題核心,而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否則只會不斷輪迴在追求遊客多寡的數字框架下,文化平權、藝文扎根淪為空話一場。

南院因為「故宮」盛名之累,占地遼闊的南院在嘉義縣就像化外之地,比人高的圍籬把在地居民和商家阻絕在外,除了2016年底剛開館時的話題性曾帶動參觀人潮,就算2016年12月10日至2017年3月5日,推出國際級水準的《日本美術之最》展覽,但近3個月展期僅10萬人次參觀,51萬在地嘉義人似乎不太買南院的帳。

故宮博物院院長林正儀12日說要結合地方,讓南院真正走入民眾生活,但「走近、走進」談何容易?尤其博物館經營學問深厚,既不能曲高和寡,頂著故宮光環更不能流於觀光炒作的媚俗,在藝文教育推廣的理想堅持下,從南院近期規畫的活動,不難看出南院打算先營造館外的高人氣,再借力使力把遊客送到國寶面前。

一間國際級博物館最終還是得靠內容取勝,國外有許多他山之石可供借鏡,也有許多藝術和科技結合的成功經驗,就算是百年老店的分店,也該自立自強,而非一再仰賴母家的鼻息名氣,成了外界口中「錯誤政策下的產物」。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