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西施曾給范蠡生了一個兒子?

西施曾給范蠡生了一個兒子?

  吳國﹐越王勾踐臥薪嘗膽﹐謀復國。勾踐針對吳王淫而好色的弱點﹐大夫文種獻滅吳九策﹐其中最毒辣的便是美人計﹐與范蠡設計﹕「得臨浦苧蘿山賣薪女西施、鄭旦」﹐準備送於吳王。
  大夫范蠡奉命巡行全國勘察美女﹐他來到苧蘿村﹐遇到了鄭旦和西施一對姊妹花﹐他愛鄭旦﹐更愛西施﹐一次假面舞會的誤會中﹐他向西施坦露了真情﹐西施也愛上了這位范郎。然而文種的到來結束了這段芬芳纏綿的愛情﹐他將鄭旦和西施帶回會稽﹐教習歌舞﹐準備獻給吳王夫差。
  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救國﹐與鄭旦一起被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亂吳宮﹐以霸越。然而西施的歸宿也千古存疑﹐據說吳亡之後﹐西施與范蠡有情人終成眷屬﹐還為其生下了一個孩子。
  史記上記載范蠡有三個兒子﹐他的小兒子是西施所生﹐是宋雲彬先生在他的《大男》中首先說的。《大男》演繹了《史記·貨殖列傳》司馬遷對於范蠡晚年經商的一段經歷。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中明確寫道﹕「朱公居陶﹐生少子。」這個少子是陶朱公居住在陶地所生的兒子。要知道﹐范蠡到陶地﹐已經56歲左右了﹐他必有一位年青的妻子﹐否則不能生育﹐他必有第二任妻子。這位少子的母親當為西施﹐這個小兒子是個紈褲子弟﹐有錢人的子女﹐西施長在吳宮﹐後為富商之婦﹐所以他們的孩子才能成為這樣的一個輕於錢財的人﹐與長男決不類同。
  陶朱公少子在陶地已經長大了﹐而他的二兒子在楚國殺了人﹐陶朱公要小兒子去楚國看望並營救他。長子堅決要求去﹐說﹕「家有長子曰家督﹐今弟有罪大人不遣﹐乃遣少弟﹐是吾不肖。」就要自殺。少子的母親西施只好無奈地說了﹕「今遣少子﹐未必能生中子也﹐而先空亡長男﹐奈何?」朱公在長子與妻子的雙重勸慰下﹐派長子去楚救中子。但是﹐陶朱公說對了﹐長男沒能救出中子。
  從長男對中子的關係來看﹐長子與中子是同母所生﹐少子生於陶是為西施所生。《吳越春秋》﹕「吳亡後﹐越浮西施於江﹐令隨鴟夷以終。」《越絕書》﹕「西施亡吳國後﹐復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西施完成滅吳復越之大業後﹐毅然地跟隨了同樣完成大業而不戀官場的范蠡而去﹐這是很自然的。《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還說﹕「范蠡既去﹐越王乃收其妻子﹐封百里之地﹐有敢侵之者﹐上天所殃。」范蠡離開越國﹐沒有很充分的時間﹐也沒有帶走自己的妻子。
  到齊國﹐再到陶﹐范蠡當為五十有餘的人﹐而「朱公居陶﹐生少子。」這個「少子」﹐當為西施所生。范蠡重感情﹐不會移情別戀﹐他離開越國時寫信勸文種離開﹐帶走為越國作出奉獻的西施﹐歸相印﹐盡散其財﹐以分與知友鄉黨。他的為人是很令人敬佩的。
  中子未能救回﹐長男竟持其弟喪歸﹐回來以後﹐其母及邑人盡哀之﹐而陶朱公獨笑。說﹕「吾固知必殺其弟也!彼非不愛其弟﹐顧有所不能忍者也!」長子從小跟著我﹐當時我很苦﹐生計很困難﹐長子能做到拋棄財物賄賂別人是不容易的。而小兒子﹐生下來就看到我很有錢﹐乘好車﹐騎好馬﹐追逐狡兔﹐他那裡知道錢財從何而來。所以﹐他容易棄財﹐不會吝嗇﹐所以我早就知道長子去﹐其弟必死﹐這也用不著悲傷了。范蠡的二兒子的死﹐對范蠡的精神打擊很大。

TOP

生活在那種戰亂的年代是很無奈的,但也沒有真實的能確認就是西施的孩子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