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關羽並非大意失荊州

關羽並非大意失荊州

  關羽之丟失荊州,決不僅僅因為「大意」。
  劉備和諸葛亮遠征西川,孫權看出了這個擴張集團的危險。為減輕來自關羽方面的壓力,全力對付曹操赤壁大敗後可能的軍事報復,採取了主動和好關羽的態度,派諸葛瑾再至荊州,提出讓孫權的兒子與關羽的女兒聯姻,並且說明聯姻的目的是「兩家和好,併力破曹」。這本來是美事,關羽如果許親,至少在一定的時間內,有利於鞏固孫劉聯盟;自家女兒確實不願意聘給孫家,婉言拒之也不失禮。結果諸葛瑾話音剛一落地,關羽就勃然大怒,厲聲說:「吾虎女安能嫁犬子乎!」進而威脅諸葛瑾:「不看汝弟(諸葛亮)之面,定斬汝首。」喝令左右把諸葛瑾趕了出去。
  我們不管從哪一方面分析,關羽也「勃然大怒」得沒道理。亙古以來,如此對待媒人的,大概只有關羽一人。寫這件事,是想說明關羽的驕矜傲物。他的驕矜傲物不獨表現在對待江東孫權方面,即使是在劉備集團內部,也使之與許多人關係不和。譬如劉備曾封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為五虎大將。使者從成都送五虎大將印綬來荊州,他竟然說:「黃忠何等人,敢與吾同列?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
  不論是掛帥人物還是販夫走卒,誰如果有矜持傲慢的性格弱點存在,在處理具體問題時必會陷入自以為是的泥淖,而難以聽取不同的意見和建議。明白了這一點,回頭來分析關羽的麥城之敗,便知其是必然而非一時大意。
  襄、樊戰役序幕拉開,關羽大軍到處,取襄陽、敗曹仁、圍樊城、淹七軍、斬龐德、擒于禁… …可謂八面威風,威震華夏,曹操勢力範圍內的山賊草寇聞風響應,嚇得曹操甚至準備迂離許都避其鋒芒。節節勝利的大好形勢使得關羽盲目樂觀,他一心想著取了樊城,即當長驅大進,逕到許都,剿滅曹賊,完全忽略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隱患。即使沒有忘記這種危險,在他的心目中,江東孫權之輩,也算不得「黃雀」。
  你看,正當關羽連戰連捷時,江東兵馬大都督呂蒙裝病辭職,以更為年輕的陸遜代理大都督。陸遜一上任,就投關羽之所好,向關羽送禮致詞,極盡恭維謙卑之態,一副巴結討好的樣子。關羽當著陸遜送禮使者的面,對陸遜的這種「討好」流露出不屑一顧的神態,還用手指著使者譏笑孫權見識短淺,用此孺子為將!陸遜的使者離去後,關羽就下了一道命令調防守荊州一半兵力來樊城前線。這就造成荊州守備空虛,呂蒙白衣渡江偷襲時輕易得手。
  關羽在樊城受阻,形成攻防對峙局面,據《三國誌・關羽傳》裴注引《典略》記載,關羽曾向孫權求取援兵,因孫權援兵遲遲不發,對孫權派來致意的官員大罵:「貉子敢爾,如使樊城拔,吾不能滅汝邪!」我們弄不清「貉子」是什麼動物,可能是一種猥瑣的小獸吧。關羽求助不成,也不應該以小獸來辱罵孫權,並且說取了樊城就返回頭來消滅你!實際情況是當時連樊城都攻打不下來,心血來潮就脫口說出要滅孫權,錯失化友為敵的機會,堅定了孫權襲取荊州的決心。
  關羽祭旗發兵攻擊襄陽時,指定的先鋒大將傅士仁、糜芳因飲酒誤事,致使軍中失火,軍器糧草盡被燒燬。關羽傳令斬殺傅士仁、糜芳二人,因部下求情,每人打四十大板,摘去先鋒印。奇怪的是,這樣處罰了以後,卻又「罰」傅士仁、糜芳二人鎮守南郡和公安兩處城池;更令人不解的是,交待了傅士仁、糜芳二人任務後,又警告說:「若吾得勝回來之日,稍有差池,二罪俱罰!」關羽如此用人,簡直到了荒唐的地步,摘去先鋒印,打了板子,這是一種懲罰,派去鎮守後方戰略要點,這怎麼也能叫作「罰」?何況還說,自己得勝了,二人還要受罰,這不是故意製造對立情緒,不讓後方盡心竭力配合前方作戰嗎?後來,呂蒙偷襲荊州得手,傅士仁、糜芳所鎮守的南郡、公安兩處城池不戰而降,使關羽進退失據敗亡麥城,造成如此惡果,與關羽用人失誤有著直接的關係。
  關羽攻取了襄陽,隨軍司馬王甫就替他想到了鞏固後方的問題,也提出過傅士仁、糜芳鎮守南郡、公安恐不竭力的隱患,並建議再以一得力將軍總督荊州防務。關羽在如此重大的問題上,輕描淡寫地說:「吾己差治中潘浚守之,有何慮焉?」聽關羽的口氣,頗有責怪王甫鹹吃蘿蔔淡操心的意思,我早已安排了這件事,你考慮這個做什麼?
  忠直的王甫在此情況下仍一片苦心提醒他說:「潘浚平生多忌而好利,不可重用。可差軍前都督糧官趙累代之。趙累為人忠誠廉直,若用此人,萬無一失。」關羽說:「吾素知潘浚為人,今既差定,不必更改。」事實證明,關羽對於潘浚遠沒有王甫看得清楚,呂蒙襲取荊州之後,仍然任用潘浚執掌州事,潘浚卻也樂於為呂蒙效力。王甫和趙累在關羽軍敗時,一個跳城而死,一個自刎而亡,可謂至死追隨關羽沒有變節。關羽不聽王甫勸告核心的八個字是「今既差定,不必更改」,他決定的事,不管對、錯,都不能再行更改。一個人剛愎自用到這種程度,再高明的幫手對其失誤也只能是乾著急,沒辦法。
  我們論述了關羽的性格,分析了他在襄、樊戰役期間的種種失誤後可以這樣說,他的失掉荊州,身死敵手,並非一時大意所致。關羽自身的諸多弱點決定了他在失去正確領導而獨擋一面時,非把事情辦糟不可。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