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呂布智囊陳宮寧死不吃「回頭草」

呂布智囊陳宮寧死不吃「回頭草」

  在三國時期色彩繽紛的人物譜中﹐陳宮是一個來去匆匆的角色。作為一位著名的謀士﹐陳宮的經歷著實令人感歎。
  一般而言﹐我們所了解的陳宮是《三國演義》「捉放曹」的情節勾勒出的形象。經過京劇和各種地方戲的傳唱﹐可謂家喻戶曉。戲劇中寫的是曹操謀刺董卓不成﹐匆匆逃出洛陽﹐在中牟(今河南中牟)縣被捕的事。縣令陳宮聽到曹操說謀刺董卓是為國除害、要回家鄉召天下諸侯興兵共誅董卓時﹐不禁大為感動﹐當即棄官與曹操一起出走。出逃途中﹐曹操先誤殺了呂伯奢的家人﹐後又殺了呂伯奢﹐並悍然宣稱「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陳宮因此判定曹操是個狼心之徒﹐於是堅決與之一刀兩斷。事實上﹐上述情節帶有很大的虛構成分。歷史上雖然有「捉放曹」一事﹐但並非陳宮所為﹐甚至自始至終都與陳宮毫不相關。
  當年﹐董卓上表朝廷推薦曹操擔任驍騎校尉﹐欲與他共謀大事。但曹操不願與董卓同流合污﹐於是悄悄返回家鄉﹐以圖另舉。在東歸途中﹐曹操路過中牟縣﹐被一個亭長懷疑﹐送到了縣衙﹐欲治他的罪。一位功曹(管人事的官吏)認為﹐現在是亂世﹐難說誰好誰壞﹐不應隨便拘捕行人。於是﹐功曹就勸說縣令放了曹操。
  歷史上的陳宮與曹操的相識其實沒有什麼戲劇性。公元189年﹐也就是《三國演義》裡發生「捉放曹」的時候﹐陳宮還沒與曹操有過接觸。191年曹操擔任東郡太守時﹐陳宮才成為他的部下。另外曹操殺呂伯奢全家是在中牟被捕之前﹐而不是像《三國演義》寫的在獲釋之後。對於曹操殺人的原因﹐曾有很多說法﹐但無論哪種說法都與陳宮無關。
  那《三國演義》為什麼要把「捉放曹」這件事加在陳宮頭上呢?這是因為﹐歷史上的陳宮與曹操的關係經歷了「親密合作、一刀兩斷、生死鬥爭」的過程﹐頗有典型意義。羅貫中在精心撰寫《三國演義》時﹐便採用張冠李戴、移花接木等藝術手法﹐巧妙地將陳宮拉進「捉放曹」故事中﹐繪聲繪色地描寫了二人結識、分歧和決裂的經過。這樣就使陳宮成為表現曹操奸雄性格的一個有力陪襯人物。
  歷史上的陳宮雖然不是曹操的救命恩人﹐但確有大功於曹操。曹操自參加各地諸侯討伐董卓的行動之後﹐積極向青州、兗州地區發展。192年﹐兗州刺史劉岱在同黃巾軍的戰鬥中身亡﹐兗州局勢混亂。陳宮藉機四處遊說﹐推薦曹操入主兗州﹐試圖協助曹操成就霸王之業。
  這時﹐陳宮對曹操的評價也是非常高的﹐認為曹操是一位能夠濟世安邦、還天下以清平的英雄﹐故心甘情願將自己的身家性命和一州的軍民百姓托付給他。曹操入主兗州之後﹐採用陳宮的計謀﹐接連取得了對黃巾軍戰鬥的勝利﹐先後收降卒30餘萬﹐男女百餘萬口﹐實力大增。那時曹操的謀士還不多﹐陳宮又以出謀劃策見長﹐所以同曹操的關係比較密切﹐二人的私交也相當不錯。曹操對陳宮是非常欣賞的﹐而陳宮對曹操也很忠心。當然﹐陳宮還有著自己的雄心壯志和曹操一同成就霸業。
  不過﹐陳宮對曹操的期望不久就徹底破滅了。193年﹐曹操開始東征陶謙的戰爭。其間﹐曹操為報陶謙殺父之仇﹐血洗徐州﹐坑殺男女數十萬口於泗水﹐水為不流﹐手段極為殘忍。曹操的這種暴行引起了當時大多數士大夫階層的譴責。陳宮對此也非常不滿﹐二人的嫌隙也由此開始形成。194年﹐名士邊讓被曹操殺害。據說邊讓對曹操血洗徐州不滿﹐言語之間處處譏諷﹐終於讓曹操忍無可忍﹐聞而殺之﹐並其妻子。
  當初是陳宮的力薦才說服兗州官吏和士族階層接受曹操的﹐現在曹操的卑劣行徑也令陳宮在兗州官吏和土族階層中的名聲受損。於是﹐陳宮與曹操手下許汜、王楷共謀叛曹之計。陳宮深知﹐以他為首的倒戈派雖可以與曹操勢力周旋﹐但無取得勝利的絕對把握﹐遂又盡力爭取了陳留太守張邈的支持。
  張邈、陳宮等人起兵反叛曹操以後﹐「諸縣皆應」﹐形勢非常有利﹐曹操在兗州的勢力僅剩鄄城和東郡的范縣、東阿。雖然曹操實力受損﹐但陳宮等人認為自己仍然不能穩操勝券。於是陳宮又向張邈等人建議﹐迎接呂布並推舉他人主兗州。陳宮的這一選擇可謂用心良苦﹐欲借助呂布的神勇和當時良好的局面迅速佔據兗州。
  不過﹐陳宮知道曹呂二人是有著明顯差別的。曹操在他眼裡屬於「命世之才」﹐而呂布則是「壯士﹐善戰無前」。很明顯﹐陳宮並不看好呂布。他之所以推薦呂布﹐完全是想借呂布之手趕走曹操﹐力求自保。這只是權宜之計而已。呂布和張邈聯合初期﹐雖然影響很大﹐但戰績並不理想。很明顯﹐呂布、張邈等與曹操根本不是同一級別的對手。於是﹐曹操很快就重整兵力發動反擊﹐並在戰場上接連獲勝。195年﹐曹操完全收復兗州﹐將呂布趕到了徐州。
  195年底﹐曹操圍攻雍丘﹐張邈在前往淮南向袁術求援的途中被部下所殺。這對陳宮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儘管他自命清高﹐一向看不起呂布﹐但又不得不轉而依靠呂布。自此以後﹐陳宮就不再作他想﹐只能跟隨呂布闖蕩江湖了。
  陳宮的確是一位非常了不得的實力派謀臣。自從他輔佐呂布以後﹐就等於給這隻猛虎插上了翅膀﹐讓呂布有了一番作為。也正是從此時﹐呂布開始了他人生中最輝煌的一段歷程。在陳宮良謀的作用下﹐呂布軍事上連連得手﹐先奪兗州﹐再奪濮陽﹐從此聲威大震﹐也名列諸侯的行列之中﹐甚至引起了曹操的恐慌。
  196年初﹐曹操揮師急攻濮陽。這時候﹐陳宮的智謀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揮﹐並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好在一向剛愎自用的呂布這時聽從了陳宮的計謀﹐陳宮讓呂布以濮陽城一田姓富戶的名義詐降﹐騙取曹操入城﹐然後形成甕中捉鱉之勢。這一計謀非常厲害﹐曹操上當進城後﹐被呂布大軍四處追殺。曹操的手臂被燒傷﹐頭髮被燒焦﹐還險些丟了性命。
  但是好景不長﹐之後陳宮就隨呂布一起走了「背」字。呂布為人反覆無常﹐無縱橫天下的抱負和識才用賢的頭腦﹐這時陳宮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失誤。同時呂布對陳宮的忠誠度也有了更多的懷疑。雖然陳宮屢次向呂布進獻良策﹐但呂布卻懷疑其用心不良。
  196年6月﹐呂布手下大將郝萌反叛﹐呂布驚慌失措﹐卻不知反者是誰﹐只顧帶著老婆倉皇逃命﹐一直跑到他手下都督高順的軍營。高順遂率軍攻郝萌﹐郝萌的軍隊四散奔逃。後來﹐呂布問郝萌的手下將軍曹性﹕「郝萌為何造反?」曹性回答說﹕「郝萌是接受了袁術的計謀才造反的。」呂布又問﹕「同謀者還有誰?」曹性答﹕「陳宮同謀。」陳宮當時就在旁邊﹐面紅耳赤。呂布就不再追問了。
  陳宮是同謀者嗎?其實根本不會。因為陳宮必須仰仗呂布的勢力才能奪回兗州﹐把殘餘的兗州兵士帶回老家。呂布沒有深究此事﹐說明他在這件事上還是有一點兒頭腦的﹐畢竟陳官是兗州殘餘勢力的代表﹐還有一定的影響力﹐如果草率處理了陳宮﹐對呂布也沒有什麼好處。
  197年﹐袁術在壽春稱帝。為了拉攏呂布對付袁紹和曹操﹐袁術派韓胤向呂布求親。陳宮說這對袁術和呂布都是一件大事﹐於是呂布就答應了。但沒過幾天﹐呂布又不顧陳宮的反對﹐改變了主意﹐不但把已經走到半道的女兒追回來﹐還把袁術的使者韓胤押送到許昌曹操處﹐導致韓胤被曹操殺害。這使袁術怒不可遏﹐而曹操卻坐收了漁翁之利。
  隨著呂布在戰場上失利﹐徐州的大部分官吏和士族階層紛紛倒向曹操陣營。但寧死不吃「回頭草」的陳宮卻一直忠心耿耿地追隨著呂布。198年10月﹐曹操兵指彭城(即徐州)﹐呂布打算固守。陳宮獻策說﹕「應該迎頭攻擊曹軍﹐以逸擊勞﹐必勝無疑。」這時候﹐雖然陳宮和呂布的關係隨著徐州官吏和士族的反叛而有所改善﹐但呂布對陳宮還是有點不放心。呂布說﹕「不如等待他們來攻打﹐到時我們用泗水淹死他們。」結果呂布和陳宮等兵敗彭城﹐倉皇逃往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
  之後﹐曹操兵圍下邳。當時呂布很恐懼﹐想投降。陳宮勸他說﹕「曹操從遠方來﹐勢必不能持續太久。將軍你率步兵與騎兵到城外安營﹐我率領其他人守城。曹操如果率軍攻打你﹐那麼我就領兵從背後攻他﹔如果曹操攻城﹐那麼將軍就在城外實施救援。這樣﹐不過半月﹐曹軍糧食吃光了﹐我們再攻打﹐必定能破曹操的軍馬。」呂布欣然採納陳宮的計謀﹐欲讓陳宮與高順共同守城﹐他自己則率騎兵斷曹操糧道。但是﹐呂布的老婆卻對他說﹕「陳宮與高順素不相和﹐你一出城門﹐他二人必定不能同心守城﹐如有閃失﹐你往哪裡跑呢?並且曹操往日對待陳宮如同兒子一樣﹐他竟然能投奔我們。現在你沒有曹操對他那麼好﹐一旦有變﹐我就再不能服侍你啦!」於是呂布廢而不用陳宮的計策﹐而派人向袁術求救。
  聽老婆的枕邊風而不納謀士的良策﹐無疑是對陳宮的一種侮辱﹐也注定了不久以後的白門樓兵敗的結局。在白門樓呂布被殺後﹐陳宮也被俘虜。當時曹操仍想繼續收留重用陳宮﹐就極力勸說他投降。百般勸說無效後﹐曹操就問陳宮﹕「公台(陳宮表字公台)啊﹐你平日自稱才智有餘﹐卻為何有今天暱?」陳宮答道﹕「恨呂布不採納我的計謀﹐否則你未必抓得住我呢!」曹操又問﹕「那麼你家中老母怎麼辦呢?」陳宮說﹕「我知道﹐以孝道治理天下的人﹐不傷害別人的雙親﹐我老母的生死﹐決定於你﹐而不在我。」曹操再問﹕「那麼你老婆孩子怎麼辦呢?」陳宮回答﹕「我聽說施仁政於天下的人﹐不滅絕別人的後代﹐我妻子兒女的生死﹐也決定於你﹐而不在我。」言畢﹐陳宮從容赴死﹐在場的人都留下了眼淚。
  因此有詩贊陳宮曰﹕「生剋無二志﹐丈夫何壯哉!不從金石論﹐空負棟樑材。輔主真堪敬﹐辭親實可哀。白門身死日﹐誰肯似公台!」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