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諸葛亮如何用八卦陣對陣曹魏騎兵

諸葛亮如何用八卦陣對陣曹魏騎兵

  很多人說,諸葛亮的八卦陣是假的,是吹水,是破爛,諸如此類,反正閒話少說。首先需要了解的是,諸葛亮為什麼要創建八卦陣。要了解這一點,我們要先分析那個時代的戰爭環境。孫子兵法言,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攻如火,不動如山。
  諸葛亮最大的敵人,曹魏的軍事始祖曹操,就是個精通孫子兵法的軍事家,甚至為他做注。幾百年後的李靖就有提到。其中曹操非常重視騎兵的使用,他提出,騎兵分游騎,蹈騎。游騎和蹈騎是可以互相切換使用的。這是什麼意思呢?簡單說就是,利用騎兵的速度,在特定的地點形成攻擊的突然性和兵力的優勢。用游騎發現敵人,跟隨敵人。當戰場環境改變後,比如敵軍陷入苦戰,那麼禿鷲一般的游騎就會變成蹈騎,露出凶狠的利爪,形成致命一擊。
  其經典戰例就是,渭水之戰。馬超的軍隊陷入苦戰後,精銳的虎豹騎側擊,是壓倒駱駝的稻草。我們熟悉的坎尼之戰,大流士之戰,騎兵都扮演了類似的角色,在側翼形成致命突破並形成卷擊。在李靖的時代,擁有重甲、馬鐙、馬蹄鐵的騎兵已經是最強大的武備。李靖直接提出,騎兵步兵的比例應該是1:1。可是三國時代並不是那樣。在那個時代的騎兵主要是輕騎兵。有一個相當有名的將領就能熟練使用這些部隊,他的名字叫公孫瓚。
  公孫瓚用騎兵打過至少4場經典戰例,前2場,他面對席捲半個北方的青州黃巾軍,先用游騎攢射,當敵軍陷入混亂後,縱騎蹈踏,2戰2傑,斬首十餘萬。可是第三場戰役的時候,他的精銳部隊被麴義擊破,吃了大敗仗。原因有二:騎射的射程是遠遠不如弩的;輕騎兵並不具備強行突擊早有準備的步兵陣型的能力。但是這不算完,他的第四場戰役則是大勝,再次重演屠殺黃巾軍的戰果,擊滅了袁紹至少2萬軍隊。而老對手麴義,則借了草原十萬騎兵,徹底摧毀公孫瓚的主力,結束了這場北方平原騎兵戰爭。
  可見,騎兵並不會因為一場自殺性的衝鋒過時。相反地騎兵仍然是最具備機動力,最具備短時間集中兵力能力的兵種。曹操深知這點。也妥善使用這點。這麼看來騎兵看來是很可怕的,但是漢軍在和匈奴人作戰了一百多年裡,已經有充分的經驗如何對付這些來去如風的強盜。
  這裡再分享一個經典戰例曹彰田豫北伐鮮卑之戰。在平原上曹彰和田豫的軍隊遇到大群鮮卑騎兵,情勢萬分危急。好在身邊還有田豫這樣的牛人。田豫下令部隊用車輛形成圓圈,弓弩滿於內,並露出些,又留有後手。於是鮮卑軍一下子就撞在這個烏龜殼上不知所措。曹彰抓住這個機會,趁敵混亂,發動反擊,大獲全勝。
  同學們,你們看到了,步兵原來還可以用戰車啊。步兵不能像騎兵那樣來去如風,機動靈活,但是我們的老祖宗其實早就告訴你如何使用步兵了「其徐如林,不動如山」好了繞了這麼大一個彎,咱們繞回來了。諸葛亮,除了是個政治家,軍事家,還是個發明家。他在第一次北伐的時候,就牢牢堅持這點,營壘層層,軍隊森森。為啥?因為蜀人輕脫不善戰。
  諸葛亮只有用制度,用軍械,用穩健來操縱這些部隊執行他的北伐大業。也因此,他特別重視偏箱車和弓弩的使用,外加拒馬。李靖總結偏箱(車)、鹿角,兵之大要。諸葛亮作古數十年後,馬隆使用他的技術,以及偏箱車,討伐異族,大獲全勝。好了,我們已經做足準備工作
  讓我們回過頭來看看,八陣圖是如何工作的吧諸葛亮的牌很簡單,大批相比曹魏不那麼善戰步兵,少量的精銳步兵,極少量精銳騎兵。於是部下這個陣:前面是9個外圍陣。精銳的部隊分別佈置在龍、虎、中軍,後面是24隊游騎兵,最精銳的底牌,每一個九宮格都配備偏箱車,能在防禦和進攻之間切換,其中又有很多縫隙。
  如果有個2B,冒失發動進攻,比如進攻鳥陣並從風、地的間隙切入,外圍的小陣(風、地、雲、天)就變成防禦陣型,一邊互相保護側翼一邊以弩殺傷敵軍;中軍通過移動很容易把八卦陣變成一個大口袋,這時內部小陣(龍、虎)的精銳部隊就會變成鋒矢夾擊突入部隊的菊花(聽著是不是很像坎尼戰役?)更何況八卦陣的後方還有一支游騎預備隊隨時等待爆菊指令。
  這也就是為什麼看似很2B的八卦陣在防禦戰時露出獠牙,造成對方大量傷亡的原因。正如李唐問對所說,一旦對方莽撞得發動進攻,進去容易,出來就難了。更有趣的是,除了防禦戰,九宮格還能做萬般變化,比方後軍向兩翼鋪開就是常山蛇陣,向一側集中就是不對稱鍥型陣(大流士之戰亞歷山大側翼突擊的翻版),再配合偏箱車和威力巨大的諸葛連弩(冷兵器時代的三段鐵炮),很容易理解曹魏當年的悲劇。
  李靖的六花陣是簡化了的八卦陣,把外圍八個陣縮編為六個陣,可以看做是變陣速度更快,士兵利用率更高的八卦陣。總而言之,整個陣的佈置非常非常複雜,調動也非常非常複雜。諸葛亮為了讓他的軍隊嚴格執行命令,如機器般協調一致,寫下了《兵法二十四篇》這部兵書大部分都是由各種條例組成的,他不想孫子兵法那麼華麗,但他是成體系的,是不朽的!
  可是,八陣圖是有缺陷的。他最致命的缺陷,就是慢!因為沒有騎兵,也沒有足夠的精兵,諸葛亮根本無法越過曹魏的預警,完成大縱深運動戰。他唯一的期待,就是在大平原上與曹魏軍決戰,依靠他創建的這頭戰爭怪獸一舉摧毀曹魏在雍涼的主力。
  所以司馬懿「畏蜀如虎」,不是因為他無能,而是因為他很清楚他面對的對手。司馬懿堅決執行的相持戰,烏龜戰,預判搶佔各個戰略關鍵點他不是戰術家,張郃提出的什麼運動戰,他完全不敢興趣,他是戰略大師,不玩火。司馬懿很歡樂,你諸葛亮搞了這麼多玩意兒,哈哈我還是制住你了,還不忘諷刺挖苦一番。不過北原那齣戲,我覺的司馬懿後半夜回想起來還是會後怕吧。
  而諸葛亮這只軍隊留下的任何遺跡,也足以讓他讚歎。這也是中國軍事思想魅力所在。生生相剋。一直不能疾如風的部隊,是天生殘疾的。諸葛亮最終沒有完成他的北伐大業。但是他的軍事著作,他的軍隊組織,他的發明,都被留存下來了。最終被中國的武人認為是智慧的化身,是不朽的。這就所謂名將無赫赫之功吧。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