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鳴冤英傑錄之溫酒斬華雄

鳴冤英傑錄之溫酒斬華雄

  「溫酒斬華雄」,一直是關羽的經典戰例之一,也是關羽立足於超一流武將的主要依據。比之「斬顏良,誅文丑」的諸多爭議;「過五關斬六將」的漠不關心。這一塊算得上是關羽的一方淨土吧。但話說回來,就是因為華雄被關羽速斬了,所以就「成者王侯敗者賊」了。華雄用性命換來的糟糕戰例,既換來了關羽「鐵打」的經典,也沖淡了自己「流水」的輝煌。
  華雄到底強不強?能有多強?這一點很重要。結論是,華雄比較強,但因為被關羽一個回合就斬了,所以超一流甚至准超一流不可靠,只能是一流了。這大概是三國武評們對他的一個較為普遍的看法吧。而關羽呢,速斬華雄是實力的體現,武聖的精髓。那是萬萬不會有什麼僥倖的可能。
  華雄到底冤不冤?關羽有沒有僥倖的可能呢?有道是「不破不立」。重新研究華雄的武力表現,就不難得出一個新的結論了。
  表現一:「是夜月白風清。到孫堅寨時,已是半夜,鼓噪直進。堅慌忙披掛上馬,正遇華雄。兩馬相交,鬥不數合,後面李肅軍到,竟天價放起火來。孫堅軍亂竄。眾將各自混戰,止有祖茂跟定孫堅,突圍而走。背後華雄追來。孫堅取箭,連放兩箭,皆被華雄躲過。再放第三箭時,因用力太猛,拽折了鵲畫弓,只得棄弓縱馬而奔。祖茂曰:「主公頭上赤幘射目,為賊所識認。可脫幘與某戴之。」孫堅就脫幘換茂盔,分兩路而走。華雄軍只望赤幘者追趕,孫堅乃從小路得脫。祖茂被華雄追急,將赤幘掛於人家燒不盡的庭柱上,卻入樹林潛躲。華雄軍於月下遙見赤幘,四面圍定,不敢近前。用箭射之,方知是計,遂向前取了赤幘。祖茂於林後殺出,揮雙刀欲劈華雄;雄大喝一聲,將祖茂一刀砍於馬下。」
  從文中清楚的看出,華雄在夜晚尚且能躲過孫堅的「連放兩箭」和祖茂的背後偷襲。自身的防禦力,豈能用「差」和「普通」能形容。而背對祖茂的偷襲,能一刀斬之。進攻力之強,亦可見一斑。再來看:
  表現二:忽探子來報:「華雄引鐵騎下關,用長竿挑著孫太守赤幘,來寨前大罵搦戰。」袁紹曰:「誰敢去戰?」袁術背後轉出驍將俞涉曰:「小將願往。」袁紹喜,便著俞涉出馬。即時報來:「俞涉與華雄戰不三合,被華雄斬了。」眾大驚。太守韓馥曰:「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袁紹急令出戰。潘鳳手提大斧上馬。去不多時,飛馬來報:「潘鳳又被華雄斬了。」眾皆失色。袁紹曰:「可惜吾上將顏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
  孫堅一戰,華雄已有威名。俞涉和潘鳳兩將並非袁紹手下,沒有被逼的可能,也沒有自家主將的暗示。斷沒有自不量力的去送命的想法。正是有斬華雄的信心才主動請命,應該是有相當的實力。但華雄速斬二人,令「眾皆失色」。才有了「可惜吾上將顏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的說法。這個「何懼」很有意思,倘若此時華雄的表現還不如顏良、文丑二人的話,應該是「可惜吾上將顏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當斬華雄!」吧,從而可以得出此時華雄的表現不在顏、文二人之下了。
  而此時的曹操已有夏侯兩將、樂進、曹洪數人,卻不敢請命。華雄之強,再見一斑。至於關羽速殺華雄,不難得出,一是華雄連斬數將,驕橫之心太盛;二是此時關羽一介無名小卒,難起華雄警惕之心;三是最要命的,華雄在極度輕敵之下,為速斬關羽而出招過猛,導致自身漏洞過大,而同樣以進攻見長的關羽,無疑是撿了個便宜。
  「關公大戰華雄」一場雙龍戲,最後就這樣成了「溫酒斬華雄」的獨角戲。不過主角成了關羽罷了。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