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秦始皇敬慕三分的奇女子

秦始皇敬慕三分的奇女子

  秦始皇生前對女性給予如此高的評價,僅此富婆巴寡婦。她是中國最早的女企業家,是重慶人,傳說家財之多約合白銀八億萬兩、又赤金五百八十萬兩等;也是秦始皇眼中的「一姐」,曾出巨資修長城,為秦始皇陵提供大量水銀。晚年被接進宮,封為「貞婦」。
  寡婦清早年喪夫,為了繼承家業沒有再嫁,清守貞操便沒有再嫁,因此受到了秦始皇讚賞,被始皇帝譽為「貞婦」,她守節完全是因為為了繼承自己的家業,為免分心所以在夫死後一直沒嫁,她得秦始皇最高禮遇,很可能是晚年將自己的全部財富捐給長城工程,同時為秦始皇的驪山陵墓提供大量的硃砂和水銀。所以,秦始皇十分感動,將她迎去咸陽客居以頤養天年,並為她築「懷清台」以示彪炳。
  巴寡婦清,數代壟斷丹砂開採的生意,正是由於巴寡婦清掌握並提高了煉丹技術,合理安排生產佈局規模,從而被近代史學家、經濟學家稱作「中國最早的企業家」或「中國最早的工商業主」。
  秦皇統一六國,除了在治理國家方面大肆改革,促進國家的發展,同時卻沒有忘記給自己修建陵墓酈山陵,史載秦始皇陵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又據考古研究勘查推論,陵墓中地宮裡的水銀正如司馬遷描繪的那樣以百川、江河、大海為藍本。保守估計至少有100噸水銀。100噸水銀在現在的今天,也不是個小的數目,這100噸水銀從何而來呢?再有研究天然水銀非常稀少,當時水銀主要是用丹砂提煉出來的!在當時巴清壟斷丹砂和水銀的時代,秦始皇陵中的水銀理所當然,是由巴清提供的。
  不僅如此,在秦皇修建長城時,巴清也出了巨資捐款,表面上看,在巴清與秦始皇之間架上橋樑的,是水銀和提煉水銀的丹砂,以及修建長城的捐資。但再細想下,在權力壟斷的秦朝,始皇要獲得水銀,長城要獲得民間資金的支持,並不需要通過對商人的極端恩寵來實現,可以直接強硬的沒收或者拿來,不用費那麼大的周折等著捐助,這個,還因為巴清的另一種身份所致。一切的一切,已經明了,巴清,秦皇時巴郡枳縣人,早年喪夫,無子無女,後又繼承了祖上水銀和丹砂產業,並形成全國性的壟斷,後捐巨資修建長城,捐巨量水銀修建秦皇墓,… …秦皇敬重其人又專門下旨修築「懷清台」以示褒揚,又譽其為「貞婦」者。龐大的私人武裝在《史記》、《漢書》等正史的記載中,專家們都注意到了巴寡婦用財自衛,不見侵犯這個描述。這是什麼意思呢?
  專家們認為,巴寡婦用她無法計量的財富豢養了一支龐大的私人武裝,以保護其遍及全中國的商業網絡。《華陽國志·巴志》說:「巴寡婦清是巴郡枳縣人,死後葬於長壽縣千佛場龍山寨。」《長壽縣誌》對她的記載則有更多的信息,說巴清家族的僕人上千、徒附和私人保鏢上萬。
  比秦朝稍後的漢代,地方豪強擁有成百上千的徒附、家丁是常見的。「徒附」,既指豪強地主土地上的依附農民,又指豪強豢養的私人武裝家丁。結合《史記》、《漢書》記載巴寡婦「禮抗萬乘」的情況,我們大體可以相信《長壽縣誌》的記載。一些學者從秦滅巴國改設巴郡的歷史,考證當時巴清家族的所在地枳縣(包括今長壽、涪陵、武隆、南川、彭水、墊江、綦江、黔江等地),全縣人口總計不到5萬人。那麼巴清家族的徒附家丁竟佔據枳縣人口五分之一。這可以讓我們從側面看清巴清勢力的龐大。
  我們可以確信,即使保守估計,巴清也應當擁有一支數千人的私人武裝。豢養這樣一支武裝是個什麼概念呢?不受法典約束的寡婦。秦統一後,首先在全國各地展開了一場收繳兵器的運動。那時的環境,就連私藏一把殘戈鈍劍,都要受嚴厲的懲罰,更別說擁有私家武裝。
  《史記·秦始皇本紀》說始皇兼併天下後,立即收繳了天下兵器,運到咸陽加以熔化,鑄造成編鐘,又鑄造了十二個重3萬公斤的「金人」(銅人)安放在宮廷裡。這表明秦始皇對民間武裝的忌諱之深。《秦律》也有明文規定:「天下兵器,不得私藏。」在一個嚴禁民間私藏兵器的時代,巴清竟擁有自己的武裝,可見其個人勢力的龐大。而這種勢力,顯然是以她龐大的產業實力為基礎的。
  現在,我們看見了一個能夠凌駕於嚴苛的法典之上的,擁有無量財富的單身女人。而她,身處2200多年前被視為「窮鄉」的峽江地區。窮鄉寡婦,禮抗萬乘。
  兩千多年來,對巴寡婦記載最明確、詳細的是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但這個記載也非常簡單:「巴寡婦清,其先世獲得丹礦,數代擅其利,家財之多難以計量。這個窮鄉僻壤的寡婦,禮抗萬乘,名顯天下,難道不是因為她太富有了嗎!」司馬遷為什麼感嘆?「一個窮鄉僻壤的寡婦」,居然「禮抗萬乘」,與一個強盛帝國的君王相匹敵!這是當時任何人都不敢想像的,或者說,這是十分反常的。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