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揭秘唐朝才女的死因真相

揭秘唐朝才女的死因真相

  上官婉兒﹐複姓上官﹐小字婉兒﹐又稱上官昭容﹐陝州陝人﹐祖籍隴西上邽﹐唐代女官、詩人、皇妃。因祖父上官儀獲罪被殺後隨母鄭氏配入內庭為婢。十四歲時因聰慧善文為武則天重用﹐掌管宮中制誥多年﹐有「巾幗宰相」之名。唐中宗時﹐封為昭容﹐權勢更盛﹐在政壇、文壇有著顯要地位﹐從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內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學士﹐在此期間主持風雅﹐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全唐詩》收其遺詩三十二首。710年﹐臨淄王李隆基起兵發動唐隆政變﹐與韋后同時被殺。
  上官婉兒出生時全家遭遇了一場血腥屠殺﹐死時又是一場血雨腥風。上官婉兒一生跌宕起伏﹐與武后、中宗相始終。其門第高貴﹐卻身世坎坷。唐中宗時﹐封為昭容﹐權勢更盛﹐在政壇、文壇有著顯要地位﹐從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內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她的一生可謂傳奇﹐其才華詩文不讓鬚眉男子﹐其人品功過頗具爭議。有人讚其文才﹐有人批其淫媚﹐極度推崇者有之﹐輕視鄙視者有之。而她與武則天長達二十七年的共處亦讓後人津津樂道。那上官婉兒是怎麼死的呢?
  武則天死後﹐上官婉兒依附於韋后一黨﹐排斥李唐宗室﹐引發其強烈不滿。景龍元年七月﹐太子李重俊發兵﹐殺韋后黨羽武三思父子。且斬關而入﹐入宮追索韋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事敗﹐太子被殺。經歷此流血政變﹐雖然躲過一劫﹐但對上官婉兒還是有很大觸動。表面上雖仍然依附於韋后﹐但暗地裡﹐開始結交李唐宗室中太平公主、相王李旦等人。
  景龍四年六月﹐唐中宗李顯被韋后與安樂公主毒死。因皇帝死得倉促﹐本是沒有遺詔的。因此﹐向天下頒布的「遺詔」內容如何﹐就有很大學問。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一起﹐草擬了一份遺詔。在該遺詔中。皇子李重茂即位天子﹐韋后以皇太后攝政﹐李旦輔政(可簡稱為「上官版遺詔」)。韋后不滿意﹐他們是不會喜歡看到李旦參知政事的。於是強行更改遺詔﹐改李旦為太子太師。
  至此﹐韋后黨與李唐宗室黨的鬥爭已趨白熱化﹐又一場血腥的宮廷鬥爭勢不可免。景龍四年(710)﹐太平公主勢力日盛﹐上官婉兒又陰附太平公主。六月﹐唐中宗被韋后與安樂公主毒死後﹐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一起草擬遺詔﹐立溫王李重茂為皇太子﹐韋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參決政務。七月臨淄王李隆基率羽林將士衝入宮中﹐殺韋后及其黨羽。上官婉兒執燭率宮人迎接﹐並把她與太平公主所擬遺詔拿給劉幽求觀看﹐劉幽求拿著遺詔在李隆基處為其說項﹐但李隆基不許﹐殺上官婉兒於旗下。
  上官婉兒自幼聰慧﹐《新唐書》本傳載其年十四就因才華橫溢而得到武后的重視。她才思敏捷﹐常常代帝后、長寧、安樂兩位公主同時賦詩﹐且能做到「眾篇並作而采麗益新」。她的詩歌創作﹐既有對「上官體」形式技巧的繼承﹐更在詩歌的題材範圍、抒情特徵及格調氣度等方面對此前的宮廷詩有所超越﹐從而為詩歌從初唐宮廷詩的歌功頌德、綺錯婉媚邁向波瀾壯闊、盡善盡美的盛唐之音﹐跨出了重要一步。《龍城錄》下《異人錄》對上官婉兒的詩歌有「絕麗」之評﹐這位才華絕代而創作豐贍的詩人﹐唐玄宗曾下令彙集她的詩文﹐撰成《唐昭容上官氏文集》二十卷﹐詔燕國公張說題篇﹐惜已散軼。《全唐詩》中現存詩三十二首﹐按內容可分為三類﹕抒情述懷、應制奉和、出遊紀勝。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