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1957年蘇共中央領導層為何群起攻擊赫魯曉夫﹖

1957年蘇共中央領導層為何群起攻擊赫魯曉夫﹖

  赫魯曉夫的1957年﹐可能是他一生中最不平凡的一年了。這一年﹐他獲得了個人最大的政治成功﹐同時﹐被蘇共高層同僚指責的那些缺點﹐諸如好大喜功、獨斷專行和急躁冒進﹐赫魯曉夫沒有改正。赫魯曉夫七年後的政治跌落絕對不能說與此沒有關係。
  熟悉二十世紀五十、六十年代歷史的人都會知道﹐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曉夫這個名字﹐屬於那個時代一位最有名的風雲人物。他的名字和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聯繫在一起。從一個放牛娃到世界大國的領袖﹐再到一個從政治舞台中心迅速消失的「養老金領取者」﹐他的經歷就是一段人生傳奇。在赫魯曉夫的人生經歷中﹐1957年是最不平常的一年。他的命運由此發生了巨大變化。
  這一年赫魯曉夫六十三歲。斯大林逝世後﹐赫魯曉夫清除了自己最大的威脅貝利亞﹐打壓了斯大林看好的接班人馬林科夫﹐不顧黨內高層中的反對意見﹐以極大的政治勇氣在蘇共二十大閉會當天作了《個人崇拜及其後果》的報告。赫魯曉夫已經在最高權力的頂層上﹐安排好了自己的位置。然而挑戰也隨之而來。
  對赫魯曉夫的挑戰主要來自黨內高層﹐到了赫魯曉夫現在的位置﹐也只有來自高層的反對和不滿能夠對他形成真正的威脅。在剛剛結束的蘇共二十大後產生的新一屆蘇共中央主席團中﹐有很多人因為不習慣赫魯曉夫式的工作方式和行事風格而對他大失所望﹐心存牢騷、意見和不滿。他們和赫魯曉夫接觸最多﹐赫魯曉夫的優點和缺點他們看得更清楚﹐感受也最直接和深切。中肯地說﹐他們的意見很多都是正確的。對赫魯曉夫身上比較突出的問題﹐正如研究者一致指出的那樣﹐由於理論功底不深﹐赫魯曉夫工作缺乏計劃性﹐往往不重視科學論証﹐處理問題急躁草率﹐好大喜功﹐對任何問題都要發表自己的意見﹐並且要求立即遵照執行。其實﹐工作作風上的問題﹐更深的根源還在於﹐他對周圍的人﹐特別是最高領導層的同事缺乏應有的尊重。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