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袁世凱在戊戌政變中告密

袁世凱在戊戌政變中告密

  1894年﹐因為朝鮮爆發農民起義﹐日本藉機出兵朝鮮﹐干涉朝鮮內政﹐挑起中日戰爭。清政府被迫向日本宣戰﹐先挫於豐島海面﹐再敗於平壤﹐黃海海戰﹐北洋水師與日本聯合艦隊主力激烈交鋒﹐損失慘重﹐五艘鐵甲艦沉沒洋底﹐此後遼東戰場更是連戰連敗﹐光緒皇帝數次易帥﹐終於不敵﹐不得不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島及澎湖列島還有遼東半島﹐賠款達2億兩之巨。
  以天朝上國自居的大清國﹐居然如此丟臉被蕞爾小國日本胖揍一頓﹐莫說是光緒皇帝為之氣噎﹐就是慈禧也為之悲憤莫名﹐主要是六十大壽的心情全給倭寇攪和了。當然慈禧也知道﹐這一次堪稱是創劇痛深﹐不能不急思振作。剛剛親政五年的光緒皇帝﹐一心要當中興之主﹐誰知道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實在是丟人丟大了﹐他求治之心更甚於慈禧。
  1898年﹐光緒在得到慈禧太后「今宜專講西學」的首肯後開始仿照日本變法維新﹐無奈經驗不足﹐只能照搬照抄日本現成模式﹐日本明治維新﹐天皇召集群臣﹐頒布五條誓約﹐光緒也大集在京王公重臣﹐頒發《定國是詔》﹐隨後﹐新政詔書又如紙片一般漫天飛舞。問題是﹐光緒皇帝想要急速奔跑﹐朝中大臣無人能夠跟上節奏﹐用人大權掌握在慈禧手中﹐光緒只能用守舊大臣去辦新政﹐最後只能是不倫不類﹐不了了之。光緒痛定思痛﹐決定採取摻砂子﹐斷根本的手段逐漸廢除掌握在慈禧手中的軍機處和總理衙門。這些小兒科哪能瞞過慈禧﹐她可以支持變法﹐卻絕對不能容忍借變法之名﹐行奪權之實﹐於是準備終結維新﹐再次訓政。
  慈禧與光緒的矛盾激化了﹐束手無策的光緒只有求助於維新派﹐手無寸鐵的康有為等人拿著光緒送出的密詔嚎啕大哭﹐他們決定鋌而走險﹐借助一向親近維新派的袁世凱發動兵變﹐圍了頤和園﹐殺了慈禧老朽﹐幫助光緒皇帝親掌大權﹐對於康有為「圍園謀後」的密謀﹐光緒並不知情﹐他和康有為只見了一面﹐主要通過唐有為的上書和著作來瞭解他﹐所以光緒萬萬沒有想到康有為竟如此膽大。
  遺憾的是﹐袁世凱在關鍵時刻選擇了放棄與背叛﹐他在得知維新派的計劃後回到天津﹐向榮祿和盤托出康有為找他發動兵變﹐欲對慈禧太后不利的圖謀。榮祿通過李鴻章的親家楊崇伊向慈禧詳細匯報了全部情況。慈禧原本以為﹐光緒皇帝年少輕佻﹐政治經驗不足﹐或有奪權之心﹐需要自己再扶持幾年﹐所以早早做好了重新出山掌權的準備。可令她措手不及的是﹐康有為等人居然有如此驚人的計劃﹐她瞬間懵圈了﹐接著徹底將怒火燒向了光緒皇帝﹐並動了廢立的念頭。與此同時﹐對康有為等人的處分急速升級﹐一時之間﹐追捕維新黨人的行動在北京迅速展開。農曆八月十三日﹐在未經任何審訊的情況下﹐慈禧下令處死了被捕的譚嗣同、林旭、楊銳、劉光弟、康廣仁、楊深秀六人﹐以志士的鮮血結束了這場維新運動。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