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解放戰爭時期蘇聯交給中共多少武器

解放戰爭時期蘇聯交給中共多少武器

  抗戰勝利後中共軍隊在東北接收了多少武器裝備﹐一直是大家非常關心並熱烈爭論的話題﹐但迄今無定論。前蘇聯公佈的數據有誇大之嫌﹐而作為受惠者﹐中國對此諱莫如深﹐公佈的相關資料很少﹐因此很難得到客觀準確的數據。
  解放戰爭中蘇聯給了中共多少軍事援助迄今為止﹐關於中共在東北從蘇聯紅軍手中接收的武器數量﹐較為準確數據都出自蘇聯﹐但這些數據都被質疑嚴重誇大。相對而言﹐中國提供的材料更可靠一些﹐由於身為受援者以及後來與蘇聯反目成仇等原因﹐中國提供的資料對於蘇方的武器援助﹐很少會誇大。因此﹐根據中國現有的相關資料可以總結出蘇聯在東北最少援助了解放軍多少武器裝備。
  1、前蘇聯公佈的數據不可靠﹐只能依據中方現有資料做最保守統計﹐關於中共在東北接收的武器數量﹐前蘇聯有兩種說法﹕
  一是當時的遠東蘇軍總司令華西列夫斯基元帥說﹕「中國人民解放軍得到了巨額繳獲來的武器裝備。僅我們兩個方面軍轉交給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就有﹕3700門大炮、迫擊炮和擲彈筒﹐600輛坦克﹐861架飛機﹐約12000挺機槍﹐將近680個各種軍用倉庫﹐以及松花江分艦隊的一些艦艇。蘇軍司令部還使全部武器保持完好以適於作戰使用。」。
  二是1971年8月26日莫斯科話語廣播談話《蘇軍粉碎日本侵略軍是中國革命取得最終勝利的保障》中提供的數據﹕「步槍約為70萬枝﹐機槍約為12000~14000挺﹐各種炮約4000門﹐坦克約600輛﹐汽車約2000多輛﹐另有彈藥庫679座﹐800餘架飛機和炮艇若干。」。
  但這兩種說法都受到了廣泛的質疑﹐一來認為他們誇大了繳獲關東軍武器的數量﹔二來因為這些數據都是在1960年代中蘇論戰之後公佈的﹐因此有誇大對中共援助的嫌疑﹔三是此數據與中國現有的黨史軍史中所載東北解放軍持有的武器數量差距較大﹐特別是飛機和坦克的數量。因此﹐蘇聯的數據很難讓人信服。
  要搞清楚中共接收了多少武器﹐以中方提供的資料為基礎進行估算相對更可靠些。一是因為作為受援助方﹐具體接收了多少武器﹐當時的記載相對比較可靠﹔二是受援助方一般不會誇大自己接收援助的武器數量﹔三是從60年代開始中蘇進入論戰甚至兵戎相見﹐因此﹐中方之後的材料以及當事人的回憶對蘇聯援助數量及發揮作用基本不會誇大。
  但是由於相關的材料尚未完全公開﹐我們只能從零星的資料中找出中方在東北接收武器數量的最小值。
  2、1945~1948年中共最少得到了槍支30萬﹐輕重機槍2萬挺﹐各種炮1500門﹐彈藥無數。1945年蘇軍佔領東北時﹐抗聯也隨蘇軍直接進駐東北﹐幾乎在同一時刻﹐毛澤東命令關內的八路軍、新四軍以及冀熱遼軍區中共部隊迅速奔赴東北進行接收。各個部隊接收到武器的情況﹐有據可查的如下﹕
  (1)據周保中介紹﹐跟隨蘇軍回國的東北抗聯在長春接收了日本的一個軍火庫﹐並在各地收繳搜羅各種武器﹐截止1945年10月15日﹐抗聯人員在各地收繳和搜查日偽武器計有﹕步槍近6萬支﹐輕機槍9千餘挺﹐重機槍8百餘挺﹐擲彈筒5百多個﹐迫擊炮20餘門﹐山炮和野炮5門﹐彈藥1200餘萬發。
  (2)冀熱遼軍區周家美部500餘人進駐錦州﹐在蘇軍協助下解除了錦州偽滿軍隊一個旅5000餘人的武裝﹐並從日偽軍火庫中獲取武器﹐共得火炮近80門﹐輕重機槍690餘挺﹐步槍13200餘支﹐手槍350餘支﹐炮彈100餘箱﹐子彈1000多萬發。
  (3)1945年9月中旬冀熱遼部隊曾克林部隨蘇軍接管瀋陽﹐據其回憶﹕「蘇軍曾一度把日本關東軍最大的蘇家屯倉庫交給我軍看守(後來又收回)。針對當時東北人民熱烈參軍的情況﹐我組織直屬隊的幹部戰士拉炮拉武器﹐戰士們看到有這麼多武器﹐各個興奮不已。在繁忙的公務中﹐我也抽出時間加入拉武器的行列﹐幹部戰士不顧疲勞﹐先後拉了三天三夜﹐拉出步槍20000餘支﹐輕重機關鎗1000挺﹐20多萬發子彈﹐還有155門各種口徑的迫擊炮、野炮和山炮﹐這些武器不僅裝備了出關部隊﹐還為當時的擴軍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還將一部分武器支援了後續部隊和原抗日聯軍以及關內其他解放區部隊。」。
  (4)1945年9月下旬前後﹐蘇軍為避免因公開支持中共進入東北被國民政府和美國指責為違反中蘇條約﹐因此將已經交予中共的多數工廠、武器庫和部分政權重新收回﹐並勸說中共武裝退出城外。在此背景下﹐9月21日﹐彭真電告中央﹕「現在我看守下較可靠的軍械庫只有七五山炮11門、迫擊炮70門、六五子彈500萬發。」9月30日﹐彭真就又電告中共中央稱﹕「用各種方法得槍萬餘支。」31日他再度電告中央說﹕「發現新的武器庫﹐搜得山炮80門﹐迫擊炮100餘門﹐子彈稍多」。
  (5)1945年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期間﹐基於反對美國勢力進入東北的戰略考慮﹐蘇軍開始受命積極支持中共佔據東北。10月4日﹐蘇方通知中共東北局… …決心從軍事上援助中共。之後已知中共方面所得到的武器就有三批﹐其中步槍約10萬支﹐輕重機槍約3400挺﹐擲彈筒約500個﹐大炮100餘門﹐各種彈藥將近2000萬發。不久﹐蘇方又把南滿的大批兵工廠、武器彈藥倉庫﹐甚至一些重型武器和飛機統統交給中共。10月25日﹐東北局還進一步致電中共中央﹕「除已交中共的飛機和有一個日本航空大隊全部人員可用外﹐僅撫順一處便有300萬發炮彈可交我使用。蘇方建議中共趕快接收﹐同時抓緊編練炮兵和生產大炮。而兵工廠及武器庫也最好保留一部分﹐分散一部分﹐以免遭到轟炸。」。
  (6)1945年11月5日、6日﹐東北局向中共中央報告稱﹕「已將從蘇軍處得到的一批武器﹐大約1.2萬支步槍和300挺機槍運往急需武器的熱河地區﹐以裝備那裡新到的徒手部隊。而在瀋陽一線﹐連同此前已得之武器在內﹐共取得步槍11萬支﹐機槍約4000挺﹐各種口徑炮一批。阜新一帶還有武器﹐但數目不詳﹐瀋陽蘇軍已同意代為接洽。另取得通信器材一大批﹐小型運輸機6架﹐火車兩列。在哈爾濱﹐則得到2.4萬支步槍﹐數百機槍及部分炮。」。
  (7)1945年12月29日﹐彭真在致各兵團電文中又提到﹕「我確曾控制大批物資(機器、被服、彈藥)」「根據現存不完整材料﹐運赴錦州方面的各種子彈一項即達八百萬發﹐手榴彈約十五萬個﹐皮帽、鞋子各三萬﹐大衣兩萬﹐棉裹腿近十萬﹐另有北面運去一萬兩千支步槍﹐機槍六百挺﹐十月初尚搶運去很大一批物資。」。
  (8)據東北局給中共中央的電報稱﹕「1946年3月中旬蘇軍又從朝鮮給槍三萬(餘)支」。
  (9)蘇聯撤軍時﹐蘇聯為了幫助民主聯軍鞏固其在東北的地位﹐向中共移交了大量武器彈藥。高崗1946年4月20日從哈爾濱電告東北局和中共中央﹕「蘇軍已確定25日撤完﹐今送兩輛裝甲車及一部武器。交涉送十萬步槍、一萬輕重機槍、一千門炮。」。
  (10)1947年10月﹐當時在東北擔任軍工部長的何長工得知蘇軍在中蘇邊境的滿洲裡倉庫裡存放著一大批日本武器﹐準備運回蘇聯去煉鋼﹐便去與管倉庫的蘇軍上校卡瓦洛夫談判﹐後蘇軍同意移交這批武器。這批武器有多少呢?據林彪1947年12月28日給斯大林的信中說﹕「我們用你們給我們的那批武器裝備了30個步兵團、2個山炮營。」。
  (11)據當年在朝鮮辦事處工作的丁雪松等回憶﹐蘇軍佔領的朝鮮向中共運動的軍用物資有﹕「1946~1948年﹐朝鮮方面支援了我們兩千多車皮日本侵略軍留下的作戰物資﹐有的是無代價支援我們的﹐有的是通過物資交換取得的。在請求朝鮮政府支援的作戰物資中﹐第一批是朱理治… …要的十二個車皮物資﹐第二批是劉亞樓要的二十四個車皮物資﹐第三批是朱瑞要的一百一十個車皮物資﹐第四批要多達六百到八百車皮物資。這些物資都是… …無償贈與和無代價幫助我們裝運的。在採購和交換的物資中﹐1946年山東指派倪振通過辦事處買到三百噸炸藥、三百萬隻雷管、一百二十萬米導火線。1947年春﹐山東又指派黃友年等通過辦事處買到一百二十噸炸藥、二百噸硝酸、一百噸丙酮、十五萬雙膠鞋。這些物資在戰爭中都是非常寶貴的﹐從南浦裝船經大連轉運山東﹐對支援山東以至華東解放戰爭發揮了很大作用。」。
  以上是從已有資料中察知的中共部隊在蘇軍直接或間接幫助下接收的較大數額的武器狀況﹐從上述最保守的情況我們可知﹐扣除有可能重複統計的情況﹐東北解放軍最少獲得了槍支30萬﹐輕重機槍2萬挺﹐擲彈筒1000個﹐各種口徑的迫擊炮、山炮、野炮最少1500門。
  除了槍支彈藥和火炮之外﹐進入東北的中共部隊還獲得了多架日軍留下的飛機﹐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東北老航校。那麼﹐東北解放軍獲得了多少架飛機呢?
  據曾克林回憶﹕「當時在瀋陽附近的遼陽奉集堡機場﹐駐紮著日本航空軍第二航空軍團第四訓練飛行大隊﹐裝備有重型轟炸機、九九高級教練機。大隊長是林彌一郎… …我軍共繳獲林彌一郎飛行大隊各式飛機46架﹐飛行員17人﹐機械師24人﹐機械員72人各類地面保證人員一百八十多人及各種器件和配件。」這46架飛機是不是像後來說的那樣是報廢的舊貨呢?根本不是!據黃乃一回憶﹕「1945年11月下旬﹐我們開始從宮源向通化轉移。先遣部分人員去通化準備機場和駐地﹐隨即將能飛的飛機分批轉場通化。當時航空器材十分緊張﹐暫不能飛的二十多架飛機﹐也必須轉去通化。但既沒有火車﹐也沒有汽車﹐我們只好把飛機的機翼卸下﹐裝在大板車上﹐機身裝上輪子﹐把機尾綁在大板車後邊﹐用牛、馬、毛驢等牲口拉著大板車向通化轉移。」由此可見﹐當時至少有20多架是完好的﹐剩下的20多架不能飛的也不一定是飛機本身有問題﹐因為一來當時只有「飛行員17人」﹐二來當時燃油也奇缺﹔三來如果真是廢品﹐何必如此大費周章轉移到通化呢?
  中共獲得的飛機數量遠不止這些﹐據1945年9月21日彭真發給中共中央的電報稱﹕「瀋陽南機場確有27架雙引擎日本爛飛機﹐及十餘個大零件庫﹐但修理不可能。瀋陽西機場有單引擎完整的戰鬥機70架﹐但無點滴汽油﹐目前對我全無作用。」
  綜上可知﹐中共進入東北初期僅在瀋陽附近就獲得了140架飛機﹐其中完好的有100架左右﹐只是由於燃油和飛行員缺乏的問題﹐很少使用。
  除了直接用於東北戰場的武器外﹐還有很多的蘇援武器被運往關內直接支援華東和中原戰場﹐這批武器有多少呢?
  1946年5月﹐蘇軍勸中共在關內另辟戰場以減輕東北壓力﹐為此蘇軍開始向山東解放區提供武器。據5月28日遼東軍區司令員肖華電告﹐駐朝蘇軍已開始經過南滿遼東軍區向山東的中共軍隊發送武器彈藥。第一批運送去東北的﹐有重機槍83挺﹐輕機槍32挺﹐子彈43萬發﹐炸藥1萬箱﹐還包括一批電氣材料、廣播電台、印刷材料和攝影機等。這批物資秘密經由安東通過海路運去山東煙台﹐送交陳毅部隊。6月﹐駐朝蘇軍又進一步接連經過山東向華北中共部隊發送了兩批武器彈藥﹐其中第三批就有步槍5000支﹐子彈300萬發﹐高射機槍20挺﹐重機槍30挺﹐並有其他資材一批。7月15日到8月7日﹐又運送了12145支步槍﹐182挺重機槍﹐506挺輕機槍﹐167個擲彈筒﹐7門炮﹐11164把刺刀﹐1000餘萬發子彈﹐43588發炮彈﹐6700發擲彈筒彈﹐22萬斤炸藥﹐以及500箱填裝炮彈的火藥等武器彈藥到山東。8月下旬還進一步運送了2000發山炮炮彈和50萬發七九子彈﹐包括100多車皮的各種彈藥。到9月﹐朝鮮北部所存日軍各種子彈、炮彈、炸藥和槍炮﹐2000多車皮(一車皮載重約40-50噸)的物資已全部運抵安東﹐數量之大﹐已非過去海船運量所能解決。故根據遼東軍區要求﹐中共中央明令山東膠東軍區全力組織機輪船前往安東「運輸物資﹐愈快愈好」。
  1946年夏季﹐通過海路運向山東的武器共有2萬支槍和2000萬發子彈。毛澤東專電規定一半給山東區﹐35%給晉冀魯豫區﹐其餘轉交晉綏區。全面內戰爆發後﹐劉伯承、鄧小平在向中央報告戰況的電文中也說明﹐殲敵一個旅大約需消耗子彈20萬發﹐主要是靠東北轉運而來。
  解放軍進入東北後﹐東北軍區後勤部專門成立了軍事工業部﹐主要負責從蘇軍手裡接收瀋陽地區大東區兵工總廠、文官屯坦克修理廠和孤家子火藥廠等多家重要的兵工廠。後蘇軍又將這些工廠要了回去﹐但允許軍工部拉走了30多部機器和200多噸物資。中共也先後將撫順、本溪、延邊等地的兵工廠、化學工廠數百台機器和上千噸各種原料運走。中共1946年6月向北滿撤退時﹐僅各種軍工機器和原料就運了300多車皮。正是有了這些工業基礎﹐中共後來才能在北滿的軍工生產基地生產戰爭所需的大量彈藥。據統計﹐軍工部後來在琿春建立起子彈廠、手榴彈廠等6個兵工廠﹐1946年9月一個月就生產子彈13萬發﹐手榴彈35000個。與此同時﹐軍工部在牡丹江、哈爾濱、佳木斯、齊齊哈爾等地也建立了不同規模的軍工廠。到1947年﹐東北軍工的年生產能力達到手榴彈300萬個、子彈2000萬發、各種炮彈150萬發。
  同時﹐處於蘇軍控制下的大連簡直就成了解放軍部隊的後方基地﹐國民黨部隊不敢越雷池一步﹐中共部隊倒是進出自由。據統計﹐在解放戰爭3年中﹐中共旅大黨組織在蘇軍的暗中幫助下﹐往前線輸送兵員3萬餘人﹐做軍鞋236萬餘雙﹐做軍服300萬套﹐還提供了大批藥品和醫療設備﹐連續分批組織醫療隊上前線。僅一「建新公司」就生產炮彈50餘萬發、引信80餘萬枚、彈體中碳鋼300噸、無煙火藥450噸、迫擊炮1430門﹐以及其它軍工產品。當時﹐旅大地區名義上是蘇聯海軍基地﹐實際已成為解放戰爭的物資供應基地、軍工生產基地、兵員基地、軍事轉運站和可靠的後方根據地。
  難怪當年任華東野戰軍副司令員的粟裕在總結淮海戰役勝利的原因時曾評價建新公司的軍工生產說﹕「華東地區的解放﹐特別是淮海戰役的勝利﹐離不開山東的小推車和大連的大炮彈。」。抗戰勝利後﹐東北野戰軍之所以能迅猛發展和迅速強大﹐並在短時間內迅速打敗蔣介石軍隊﹐誠如楊奎松所說﹕「蘇聯的幫助是絕對不應忽視的。」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