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廉頗不是春秋時人

廉頗不是春秋時人

  李國文在《大雅村言》之《吹的學問》一文中說:「春秋時期,趙國想起用大將廉頗,派了一個使者到魏國去看他。那個使者回來匯報,老將軍雖然還能吃一斗米的飯,但一餐飯間,卻去了三趟廁所。於是,趙國對他不感興趣了。」這則故事,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廉頗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趙以數困於秦兵,趙王思得廉頗,廉頗亦思復用於趙。趙王使使者視廉頗尚可用否,廉頗之仇郭開多與使者金,令毀之。趙使者既見廉頗,廉頗為之一飯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趙使者還報王曰:『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遣矢矣。』趙王以為老,遂不召.」故事所述梗概,大致是對的。但他說廉頗是春秋時人,就大謬了。在我國,連小學生都熟悉將相和的故事,到高中又都學過《廉頗藺相如列傳》,大家都知道廉頗是戰國時期趙國的一員名將,怎麼到了李國文筆下,就變成春秋時代的人了呢?
  廉頗的生卒年月不詳,不過,根據《史記》本傳和《趙世家》等史料,也能推究其大概。趙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廉頗攻齊有功,拜上卿。一般地說,當時他應在30歲以上。趙孝成王二十一年(前245年),孝成王死,悼襄王繼位,並派樂乘代替廉頗為將。廉頗怒逐樂乘,自己也逃到魏國大梁去了。這時距他為上卿時已經39年,年齡應為70多歲。
  「廉頗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按這口氣,他在開封閒住五六年應該沒問題。在這期間,趙國卻數困於秦兵,趙王思復得廉頗。查趙悼襄王時期,趙國困辱於秦國的有以下幾件事:悼襄王二年(前243年),秦國先後扣留趙太子春平君和平都侯,希望攫取趙王更多的土地。四年(前241年),趙聯合楚、魏、燕進攻秦之蕞地,不下。九年(前236年),秦攻趙之鄴城,拔之。趙王想復用廉頗,很可能在悼襄王四年前後,當時廉頗應在75歲上下,所以才有「頓飯三遺屎」的謠言。趙王聽信謠言,不召用廉頗,而「楚聞廉頗在魏,陰使人迎之。廉頗一為楚將,無功,曰:『我思用趙人。』廉頗卒死於壽春。」
  按此記載,廉頗很可能死於趙悼襄王末年(前236年),或死於趙王遷初年,年齡應該在80歲上下。廉頗死時,親王嬴政(後來的秦始皇)在位已經十二三年,離他統一全國(前221年)只差十四五年。中國春秋時期一般是指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戰國時期是指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廉頗大約生於趙武靈王十四年(前313年)前後(以假設廉頗拜上卿時為30歲推算),死於趙悼襄王末年(前236年)前後,終其一生全部生活在戰國後期,說什麼也不能把他劃為春秋人。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