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清末沒落的皇權

清末沒落的皇權

  1926年的一天早晨,中國最後一任皇帝溥儀的夫人婉容起床後,例行公事,開始更衣梳妝,其間窗戶突然開了。起初婉容沒有察覺,繼續穿衣打扮,卻不知此時,不遠處一雙眼睛正死死盯著她,企圖一飽秀色。原來溥儀和家人此時正借居天津日租界張園,張園是前清駐武昌第八鎮統制張彪的宅邸。張園的隔壁是段祺瑞的小舅子北洋政府陸軍總長吳光新的府邸。張園的很多房間都和吳府隔窗相望,包括婉容所住這一間。偷看婉容梳妝的正是吳府的一位僕人。其實這位僕人也不是故意要偷窺,只是婉容窗戶打開的那會兒,他正好在打掃吳府與婉容隔窗相望的那間屋子,無意撞見了。想不到這位過氣兒皇后還是蠻有姿色,吳府僕人忍不住呆立窗邊失神了一會。
  僕人的失態很快被婉容察覺,他由於緊張便及時轉身開溜了,婉容只看見一道匆匆離去的藍色背影。回過神來的婉容覺得受到了奇恥大辱,來自本能的廉恥心和家世身份的優越感,是不允許一個僕人能如此踐踏皇后的威儀,哪怕皇權已不復往昔。盛怒之下的婉容立刻召集從北京宮中跟隨到津服侍的太監數人,赴吳府找那位穿藍衣的僕人興師問罪,但吳宅的僕人根本不吃這一套,不僅死口不認錯,並且還振振有詞:「如今民國,沒有什麼皇上皇下,你們老公,更不必作威作福,我們才不怕你們呢!」太監們無可奈何,只好到巡捕房報了案。
  為給溥儀幾分薄面,巡捕房當即派捕當到吳宅傳拘藍衣僕人。但是吳府的僕人早有了準備,等巡捕房的人到吳宅後,發現整個吳府的僕人,全都換上了一模一樣的藍大褂。這一次輪到捕當們傻眼了,不知道究竟該抓誰,只能無功而返。無風不起浪,報紙的報道應該不是空穴來風,更何況皇權跌落是辛亥革命後不爭的事實。
  1912年2月12日在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隨著《清帝退位詔書》的頒布而宣告結束。「求新、求異、求奇、求變」的思想激盪民國社會,官方的進步宣傳和民間有識之士的推動,使得皇帝這個曾經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權力象徵在民眾心中變得虛無縹緲、可有可無起來。1917年的張勛復辟,溥儀只坐了12天皇帝,便被迫退位。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不僅皇帝的稱號被廢除,就連溥儀本人也被逐出紫禁城,避居租界。1928年軍閥孫殿英盜墓清帝祖墳,乾隆和慈禧殉葬財寶被搜羅一空。在跌沈之間,皇帝不僅成為中國人正在逝去的記憶,連這個稱呼聽起來也有了幾絲淒涼的意味。
  1925年2月溥儀帶著他的家人和追隨者,悄悄移駕天津日租界,試圖東山再起挽回昔日的榮光,但其間的遭遇卻屢屢讓他感受世態炎涼、今時不同往日,這在溥儀的回憶錄《我的前半生》中多有記載。溥儀到天津的頭一天,連住處都沒有著落,只好草草在日本人開的大和旅館住了一天。後來溥儀搬進張園,張園的房東張彪起初對這位昔日的主子百般恭敬,日日叩頭請安,天天親掃庭院,以示效忠。到後來看見皇權復興無望,就丟下掃帚走人了。1927年,張彪作古,張彪的兒子索性擺出一副認錢不認人的市儈模樣,開始向溥儀討起了房租,溥儀只好於1929年7月遷居駐日公使陸宗輿宅邸靜園。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