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科舉好處說不盡

科舉好處說不盡

  丘吉爾說:「民主不是最好的制度,它只是『最不壞』的制度。」一切制度選擇,均當作如是觀。科舉這東西,就像葡萄,嘗到甜頭的都不吭氣,嘗不到的大罵其酸。我們有近百年不用科舉,回頭比一比,科舉的好處真是說呀說不盡。就說培養人才,目標不過是德智體全面發展。科舉做得到。先說德,從前說「場中莫論文」,論什麼?論運,還要論陰騭。黃昏,號捨的門一關,就有號軍在巷道間巡行,一邊喊:「有冤的報冤……有仇的報仇……」再加上廣為流傳的科場果報故事,一燈如豆,陰風淒淒,能從裡面站著走出來的,不是真正德行無虧,就是心理素質極強。
  次說智。科舉的關鍵是「代聖人立言」,也就是揣摩的功夫。這不容易,你得像秘書為大人物寫講話稿,想想他對於這個題目會說怎樣的話,還不許提到聖人們死後發生的事情。過去常譏笑科舉出身的人學問空疏,哪知道他們是自我封鎖,免得一不留神讓東周的人說了西漢的話,北宋的人通曉南明的典。而今的歷史劇編劇要有這份功夫,才叫阿彌陀佛。
  再說體。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你以為體質差的人能過關?四五平方米的號捨裡,食宿在此,作文也在此。很多地方的考場沒有頂棚,要落雨不怕,落雪也不怕。進場的時候得挎個大考籃,筆墨紙硯,衣食水米,全在其中,不亞於步行入藏的旅行者。最慘的是到了殿試,得自己背著考試用的桌子和凳子,從東華門一直走到保和殿。誰說科舉培養出來的人才「四體不勤」?
  不單德智體,還有美勞。基層考試有人抄朱卷還好,想殿試點翰林嗎?寫字得黑大圓光。不僅要苦練書法,還要懂得如何配製好墨,加松香使之凝,入鍋灰使之潤什麼的。鄉試會試都是三四天,又沒有冰箱,不能都吃熟食,誰來為你煮米煮菜?還不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科舉出身的人,起碼不缺乏基本的生活能力,非如今高分低能的大學生可比。
  對社會而言,科舉的一大好處是均衡貧富。看過《儒林外史》吧?范進一中舉,就有人送銀兩,送房屋,送田地,還有夫婦來投身為奴。渾家一死,范進馬上就成了富家的乘龍快婿。財富就這樣通過科舉在社會中自然流動,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就因為它是實現公平「看不見的手」啊。
  最後說一個科舉養士最大的好處,也是千百年罵名所在:消磨意氣。人才天生,但要成為棟樑,最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經得起折騰。經過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一系列折磨(還可能是重複重複再重複),終成正果,好比唐僧師徒八十一難後修得金身,浮躁之氣盡去,滄桑之感頓生。將來為官一任,才不至於猛衝直撞,誤人誤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