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人物誌] 美國開國三傑之一班傑明·富蘭克林

美國開國三傑之一班傑明·富蘭克林

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
富蘭克林出生於麻薩諸塞州波士頓,是美國史上最著名政治家、科學家,同時亦是傑出的出版商、印刷商、記者、作家、教育家、慈善家、外交家及發明家。他事業成功和學有所成後,致力投身公共事務,是美國革命時重要的領導人之一,也是唯一簽署過美國三項最重要法案文件——《美國獨立宣言》(United States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一七八三年巴黎條約》(Treaty of Paris (一七八三)),以及《美國憲法》(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的建國先賢。富蘭克林亦是世界上最龐大的秘密組織--共濟會(Freemasonry)的成員。在科學研究上,他曾經進行多項關於電的實驗,並且發明了避雷針,以及新式火爐、雙焦點眼鏡,蛙鞋等等
富蘭克林的父親原是英國漆匠,當時以製作蠟燭和肥皂為生,有十七個孩子,班傑明•富蘭克林是最小的兒子。他八歲入學到文法學校讀書,希望將來當牧師,他讀了一年又轉了學,雖然學習成績優異,但由於家中孩子太多,父親的收入無法負擔他讀書的費用。因為生活所逼,他到十歲時就離開了學校,回家幫爸爸經營店鋪做蠟燭。班傑明•富蘭克林一生只在學校讀了這兩年書。
十二歲的班傑明•富蘭克林到哥哥詹姆士經營的小印刷廠當學徒,兄弟倆簽訂了苛刻的協議,他一直做到廿一歲都不領工資,自此當了近十年的印刷工人。但是他的學習仍從未間斷過,除了從伙食費中省下錢來買書,還利用工作之便,巴結了幾家書店的學徒,把書在晚間偷偷地借來,然後夜夜通宵達旦地閱讀,第二天清晨便偷偷歸還。
後來,富蘭克林在哥哥辦的報紙上發表了諷刺文章,得罪了權貴人士。他想要換工作,但是他哥哥走遍當地所有的印刷廠堵他,只好在朋友柯林斯(Collins)幫助下落跑。他去費城時,幾乎身無分文。他先在全美國最早的兩家印刷廠打工幹活。他後來得到了總督威廉•凱斯爵士(William Keith)爵士的賞識,答應出錢資助富蘭克林開印刷廠。富蘭克林的父親在他回鄉獲知他得到總督的賞識後,他帶著父親的期望離開家鄉再次前往費城。但他萬萬沒有想到,凱斯爵士原來是個言而無信的人,他給富蘭克林的錢總不能兌現。富蘭克林到了英國,只能在委身在一家印刷廠打工。由於他的技術熟練,很快就擔當了重任。危機就是轉機,他有了更豐富的人生閱歷,也學習到了世界上最先進的印刷技術。
十八個月後,富蘭克林從倫敦回到費城。雄心勃勃的富蘭克林,終於開成了自己的印刷廠當上了老闆。學富五車的富蘭克林還是不斷地好學,組織了一個讀書會,討論有關哲學、政治和自然科學等問題。在讀書會中,他結識了許多有識之士。深謀遠慮的富蘭克林還靠這群朋友利用社會地位,為他新開的印刷廠拉生意。
班傑明·富蘭克林1743年開始籌備一家學院,八年後學院成立,即為賓州大學的前身。與此同時,他開始研究電及其他科學問題。
1748年,班傑明·富蘭克林退出了他的印刷生意,不過他仍然能從他的合夥人手中分得印刷店可觀的利潤,亦因此有時間進行他各項發明和研究,當中包括了他對電的研究。他發現電荷分為「正」、「負」,而且兩者的數量是守恆的。1752年,富蘭克林進行了一項著名的實驗:在雷雨天氣中放風箏,以證明「雷電」是由電力造成。這是一項非常危險的試驗,事實上,同時期有其他科學家進行類似的實驗時被電擊致命(參見格奧爾格·威廉·里奇曼)。至今仍有不少人對於班傑明·富蘭克林當年是否真的進行了這樣的實驗,或實驗到底是如何進行,還心存疑慮。但沒有爭議的是班傑明·富蘭克林發明了避雷針;倫敦皇家學會(英國)亦為表揚富蘭克林對電的研究,在1753年選他為院士。
除了研究電以外,班傑明·富蘭克林對氣象學亦有所貢獻。為了替他的報章尋找新聞,他經常到農夫市場去收集消息。他發現風暴經常在某地出現,然後在別的地方亦有風暴。他相信兩者可能其實是同一個風暴,因此提出風暴會移動,最後衍生了日後出現的天氣分析、天氣圖,改變了單純依靠目測預報的方法。
1751年班傑明·富蘭克林在賓夕法尼亞州成立了一家醫院。這醫院日後成為全美國的首家醫院。
班傑明·富蘭克林同時是一名出色的公職人員。不過他亦因為曾以權力替親人謀求進昇,使他的公務生涯蒙上污點。他最重要的政治成就包括改革北美的郵政系統,以及出任外交職位,分別代表北美殖民地與宗主國英國打交道,以及之後出使法國。
1754年,他率領賓夕法尼亞州代表參加在紐約州奧爾巴尼舉行的殖民地大會,提出各殖民聯合的計劃。雖然當時計劃沒有被接納,但當中的不少內容之後被放進了美國的憲法內。1757年,他代表賓夕法尼亞州人到英國向英王陳述,居住了五年,期間向英國人民及政府官員闡述了殖民地的狀況和意見。牛津大學因為他在科學上的成就,在這段時間頒贈他榮譽博士學位。他亦是在這段時間為William Franklin奔走,使他成功當上新澤西州的州長。
1764年班傑明·富蘭克林再度代表賓夕法尼亞州到英格蘭。在倫敦時他極力反對1765年英國對殖民地開徵的《印花稅法案》。但是班傑明·富蘭克林同時為他的私交朋友取得美洲印花稅代理人的職位,令他的誠信及民眾支持度大為受損。一般相信這次事件令班傑明·富蘭克林在日後再沒有當上更高民選職位。縱使他成功令這法案得到取消,公眾對他的支持已不再復返。但他仍然為美洲殖民地效力,在美國革命前替殖民地向英國陳情。這亦導致了班傑明·富蘭克林和他效忠英王的私生子William Franklin決裂。
1767年,班傑明·富蘭克林到了法國,受到法國人的熱烈歡迎。1775年3月,從英國倫敦回到北美洲。之後於費城,他被選為英國北美殖民地大陸會議的成員,協助起草《美國獨立宣言》。1776年,富蘭克林被派到法國任代表美國的專員,一直至1785年。其間他很受法國社會各階層的歡迎,有些富有的法國家族甚至流行以他的畫像裝飾畫廊。班傑明·富蘭克林出使法國十分成功,取得對初生美國來說非常重要的法、美軍事同盟,以及談判簽訂了1783年的《1783年巴黎條約》。當班傑明·富蘭克林在1785年回到美國時,他對美國獨立所作出的貢獻只在華盛頓之下。
班傑明·富蘭克林亦是反對蓄奴的先驅。他從法國回國不久後即成為一個反對奴隸制,尋求釋放被非法禁錮的黑人的組織主席。
1787年,已經退休的班傑明·富蘭克林出席了修改美國憲法的會議,成為唯一同時簽署美國三項最重要法案文件的建國先賢。這三份文件分別是:《獨立宣言》,《1783年巴黎條約》,以及1787年的《美國憲法》。在這一年,富蘭克林捐款修建了以他命名的富蘭克林·馬歇爾大學。
較少人知道的是,雖然班傑明·富蘭克林是美國著名的建國元勳,但在美國革命爆發以前,他主要是作為外交人員,亦曾經強烈反對革命。在看到英國不可能繼續維持美洲殖民地統治之後,他才成為獨立運動的熱切支持者。直至1780年,他仍然考慮呼籲容許英國保持對美洲的主權,以換取殖民地的高度自治。
如今每張百元美鈔上都印有班傑明·富蘭克林的肖像用以紀念他的貢獻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