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人物誌] 永曆咒水之難

永曆咒水之難

  咒水之難是指明末清初在緬甸境內爆發的流血事件,發生於1661年8月13日,最後永曆帝朱由榔被緬甸莽白軍所俘,送交清將吳三桂。朱由榔被殺。
  永曆十五年(1661),清軍攻入雲南,永曆帝流亡緬甸首都瓦城,被緬甸王莽達收留。後吳三桂攻入緬甸[1],五月二十二日,莽達之弟莽白乘機發動政變,殺死其兄後繼位。
  1661年8月12日莽白誘騙永曆帝身邊大小官員及侍衛、內官等前往者梗之睹波焰塔飲咒水盟誓,卻發兵殺盡永曆帝侍從近衛,包括松滋王朱儼鎦、大學士文安侯馬吉翔、馬雄飛、王維恭、蒲纓、王祖望、楊生芳、裴廷謨、鄧士廉、楊在、鄔昌琦、皇親任國璽、鄧居詔、典簿齊應巽、學錄潘璜、郭𣔰,總兵王自金、陳謙、龔勛、吳承爵、張宗位、通判安朝柱,錦衣衛掌衛事任子信、金書張拱極、丁調鼎、劉相來、宋宗宰、宗宰劉廣銀、宋國柱等,還有司禮監李國泰、秉筆李茂芳、李崇貴、楊宗華、楊強益、吉王府官張伯宗等,靖來將軍魏豹、總兵王啟隆、王升曾反擊,但被殺,而黔國公沐天波殺九人後被擊殺。只有內官13人和跛足總兵鄧凱留守於永曆帝行宮才倖免於難。緬甸軍直取永曆帝行宮搜取財幣,貴人宮女及各官妻孥自縊者甚眾。永曆帝聞訊,心生恐懼,打算自盡,被部下侍衛總兵鄧凱說:「太后年老,飄落異域。皇上丟失社稷已經是不忠,今丟下太后又不孝,何以見高皇帝於地下?」而勸止。此時吉王朱慈煃同妃自縊薨、皇親標下總兵兵文相、黃華宇、熊惟寶、錦衣衛趙明鑒、王大維、王國相、吳承胤、朱文魁、鄭文遠、李既白、凌雲、朱議添、內官陳德遠、永曆帝后宮劉貴人、楊貴人、松滋王妃、姜承德與妻楊氏俱於十九日自縊死。又起陸諸人,先後遇害者:通政朱蘊金、潘世榮、向鼎忠、范存禮、溫如珍、副總兵高陛、李勝、武崗用、岷王馬九功、標下劉典隆、內府劉九皋、劉衡、汪國泰、段能忠、謝安祚。永曆帝與太后等二十五人俱聚於一小房,經險二時。此時通事引守護緬官至,乃喝曰:「不可害皇上與沐國公!」彼時屍橫遍地,緬官請上移出。沐國公房內大小二百四十餘人,恰住一樓,母子啼哭,聲聞里外。王妃哀求出家為比丘尼,說:「君自為王,僅求留命,吾等當奉佛以度殘生」,莽白不准。朱由榔一家被軟禁於木屋內,由寺廟的僧人送來飲食,勉強活命。軟禁期間,朱由榔生了一場病,他曾後悔表示:「當日朕為奸臣所誤,未將白文選封親王,馬寶封郡王,以致功臣隳心,悔將何及?」。自此,永曆帝已經完全失去抗清復明的鬥志。
  順治十八年十二月初一日,清軍迫近緬甸阿瓦,緬甸王將永曆帝獻給吳三桂。被押回雲南昆明,圈禁在世恩坊原崇信伯李本家中。
  永曆十六年四月二十五日(1662年4月14日,清康熙元年),永曆帝在昆明篦子坡被清軍用弓弦勒死,家屬押送北京。吳三桂因功,進封為親王。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