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新車資訊] 迎戰中國豪華掀背市場,DS 4S全球首發

迎戰中國豪華掀背市場,DS 4S全球首發


為明確區分產品定位,成立豪華子品牌儼然成為市場趨勢。而法國CITROEN也在2014年中宣佈,將「DS」獨立出來成為專屬品牌,並朝向精緻、高端銷售市場而來。但其實DS早在2012年6月就已經進入中國市場經營,即便銷售並不很亮眼但也是穩定成長。而2015年不僅是DS問世60周年紀念,在中國市場也特地於廣州車展推出第四款在地生產作品。


繼DS 6、DS 5以及DS 5LS後,DS在2015年廣州車展發表的DS 4S,不僅預計在2016年初開始量產販售,且還是一款全球首發車款。與DS4不同的是,DS 4S採用自家集團其它底盤平台發展而來,且具備4435×1843×1510mm、軸距2715mm的車身尺碼外,銷售對手則是針對略小的AUDI A3、BMW 1-Series以及M-BENZ A-Class而來。

車輛外觀造型方面,DS 4S完全遵循DS最新設計語彙而來,包括車頭鮮明的「DS」廠徽、飛翼式水箱護罩、車側鍍鉻飾板以及動感的車身線條等。而全LED頭燈組、C型日行燈和獨特亮眼的尾燈設計,更是DS 4S讓人著迷的特徵所在。至於車尾的「長安諦艾仕」名稱,也完全道出DS 4S中國在地區生產的身份。

內裝鋪陳上,DS 4S採用亮眼的酒紅色Full nappa真皮內飾,並將色調延伸到儀表上緣、內車門飾板以及控台等,搭配錶鍊式座椅設計、鋁質內飾以及氣氛燈,營造出年輕市場對車輛內裝的獨特需求。最後在動力配置上DS 4S擁有THP130、THP160和THP200三種引擎可選,但有關於DS 4S所有細節,則是要等到2016年初上市販售後才會公佈。













VF Engineering針對LAMBORGHINI推出VF 800套件,動力晉升805hp/82.6kgm水準


目前仍有少數車廠堅持使用大排氣量自然引擎貫徹品牌的精神,專事打造超跑的LAMBORGHINI便是堅持自然進氣動力的代表品牌,如此一來也給改裝大廠更多機會,而對於機械增壓相當在行的VF Engineering,便針對Huracan推出VF800套件,一口氣將動力提升到805hp 的驚人水準,徹底將LAMBORGHINI 5.2L V10引擎的潛力徹底激發。


事事都要求節能減碳的世代,為了獲得更加出色的節能、環保表現,大多車廠捨棄大排氣量,並且透過增壓系統取得動力表現上的平衡,過往透過大排氣量換取動力的高級跑車也逐漸投向增壓系統的懷抱。而LAMBORGHINI則是堅持使用自然氣配置壓榨動力,並透過不輸同級對手的出色性能,展現旗下引擎的優異輸出效率,也為後續的改裝創造出更大的空間。

目前增壓器分為渦輪以及機械增壓兩大系統,兩者各有優點,其中VF Engineering所善長的機械增壓系統,能夠擁有相當線性的加速反應,與高轉速引擎更是絕佳搭配,能夠線性的提供充沛的續壓力道,整體提升引擎各轉速域的性能表現,尤其高轉速時帶動葉片的力道能讓增壓器提供更大的續壓力道,更加延伸高速下的表現。

而VF Engineering針對Huracan所推出的VF 800套件,使用Eaton TVS2300機械增壓器以及自製空、水兩用進氣岐管為主,再透過電腦ECU數據的重新撰寫,周邊搭配使用BOCHE水泵浦、K&N空氣濾芯、水冷散熱器等,將原本610hp的最大動力提升到805hp、扭力峰值也衝上82.6kgm,使其擁有超越Aventador的動力表現;VF Engineering推出的VF 800套件將以32995美元,107臺幣左右的售價進行販售。















LEXUS豪華車才是本業 鞏固既有市場才是上策,高性能SUV RX F美夢破碎


LEXUS新世代SUV RX終於在今年正式發表,以嶄新的面貌、科技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產品高度,應戰歐系品牌的強襲,但相較於歐系品牌對手充沛的車系陣容中有著高性能版本的存在,全新RX確實顯得更為吃虧,但LEXUS並不打算將F Sport車系靈魂5.0L V8引擎灌注到RX之中,並藉由現有車系陣容鞏固RX的既有市場。此外,下一個世代的F Sport也確定會透過渦輪增壓引擎取代現行的自然進氣引擎,換取更加優異的動力輸出效率。


美系日裔品牌LEXUS透過母集團TOYOTA的龐大資源,使用既有平台重新設計車輛內、外觀,並且使用更加高檔的配備與鋪陳,強攻競爭激烈的豪華車市場,在優異的定位與出色的產品競爭力下,在豪華車市場中也殺出一條血路,創造相當優異的銷售表現,而品牌今年更發表全新世代七人座SUV RX,以嶄新的面貌、最高的技術水平,將產品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不過,目前RX的車系陣容中最具性能的RX 450h也僅有313hp的最大馬力,面對歐系品牌同級對手的高性能車型動輒500hp起跳的動力,根本不在相同的水平上。

雖然LEXUS旗下的車系陣容少有高性能車款的出現,但多年來仍就擁有相當出色的銷售表現。直到近年才透過使用5.0L V8自然進氣引擎,在新世代的陣容中加入RC F以及GS F兩款高性能車款,不過可惜的是,LEXUS雖然具備相關技術,RX也擁有植入F Sport 5.0L V8自然進氣引擎的潛力與空間,但原廠並沒有相關計畫,未來也不回會出現RX F車型,並且會專注經營現有的豪華車市場,不會分心於高性能SUV領域。

另外,透過5.0L V8自然進氣引擎的高性能F Sport車款RC F及GS F,分別擁有477hp、473hp的動力數據,雖然相當強悍,但相較於對手不僅動力表現不亮眼之外,碩大的排氣更與當今車壇的Downsize風潮背道而馳,因此LEXUS打算在下一世代的F Sport產品上使用渦輪增壓配置引擎。雖然消息並不詳盡,但排氣量勢必會下修,並且有機會使用六缸雙渦輪增壓的配置,希望藉由渦輪增壓系統的援引,提升引擎的效率與動力表現。









順路載客更輕鬆,UBER推出全新Destination服務


新興運輸產業UBER利用智慧型手機以及網路的普遍性,提供民眾截然不同的移動方式,透過更簡易且便利的消費模式吸引更多消費者與駕駛,而為更加趨近理想的運輸模式,UBER也推出全新的服務項目,但這次並非針對消費者而是為了吸引更多人加入UBER駕駛的行列,加速公司理念與理想的推動,創造出更加理想的新世代運輸模式


UBER利用普遍性相當高的網路以及智慧型手機,提供比以往更加周全且優異的運輸服務,而UBER公司希望能夠將旗下服務再升級,讓駕駛、消費者都能夠獲得更方便運輸模式,但距離UBER最初設想的目標仍有一段相距離,UBER當然也一步一步的擴展其所能提供的服務達成最終目標。為拉近與理想的距離,UBER決定提供全新的服務項目,讓同樣身為公司顧客的駕駛獲得更便利服務模式,吸引更多駕駛上門。

雖然駕駛的行為是提供服務,但嚴格來說,由於UBER提供的是平台,因此不論是駕駛或消費者都是UBER的顧客,因此為提供顧客更加周全且完整的服務,UBER在特定市場推出全新Destination服務。駕駛可指定每日營業的路線,在有限的範圍內提供載客服務,簡單來說就是駕駛可在每日的固定通勤路線中提供載客服務,讓原本的營業模式提升為類似共乘的方式。

如此一來駕駛可在一般通勤的路線中順路載客,更加輕鬆且沒壓力的賺取額外收入,還夠分擔一般日常通勤的交通費用,更希望能夠藉此吸引更多車主登記成為駕駛,幫助公司達成消費者隨時有車坐、駕駛輕鬆共乘賺外快的理想;雖然UBER成立以來爭議不斷,更有潛在的安全性疑慮,但UBER確實提供更加便利且更好的運輸模式,同時更能造福駕駛與消費者。









讓愛車化身快遞據點,VOLVO in-car Delivery瑞典搶先開跑


隨著現代人越來越依賴網路購物,不出門而能購得天下物早已不是天方夜譚,然而網路購物貼心的送貨到府卻不見得適用於每個人,在忙碌的都會生活中若是隨時有個生活管家處理貨物代收服務那該有多美好。專注於以人為本的VOLVO Car近日便推出了這樣貼心備至的全新服務,能夠指定自己的VOLVO愛車作為送貨到府的指定地點,讓快遞配送員能夠主動搜尋愛車位置,解鎖、配送、上鎖動作一氣呵成後再傳個簡訊給車主,大大增加了貨物配送的便利性。


這項名為VOLVO in-car Delivery的服務雖然現階段僅為實驗性質,而僅能在瑞典大城哥特堡(Gothenburg)搶先體驗,這樣創新的物流服務相信會是未來趨勢,也將會有越來越多物流業者開始注重這塊新興市場。未來若是能獲得普遍的良好評價,那麼推廣遍及歐洲、甚至全世界想必也不會是太過困難的問題。

VOLVO in-car Delivery與瑞典當地物流業者PostNord合作,消費者只需在指定購物網站上購物即可指定配送地點為自己的VOLVO愛車。當配送員取得包裹之後即可在隨身電腦上取得愛車停放位置資訊,待抵達配送位置後便透過隨身電腦取得愛車解鎖許可,遙控開啟尾廂門或行李廂蓋將貨物放置在內。車主在過程中完全無需擔憂愛車安全,並可透過網頁追蹤貨物配送狀態,讓網路購物變得更為容易且親切。

這樣的創新配送方式雖然擁有即高的便利性,但相對的配送員的道德操守與資安管理也顯得十分重要,雖然VOLVO目前打算大舉擴張in-car Delivery至多家物流業者與購物網站,但如何審核物流業者並建立相關消費者權益賠償機制勢必考驗著VOLVO Car相關部門的智慧與努力。此外VOLVO in-car Delivery其實也並非VOLVO首創的服務,2015年中AUDI便與DHL、UPS等業者合作推出類似的物流配送服務,但現階段仍然僅止為實驗階段並未正式上線運作。













縮減支出只為彌補過錯,VW Phaeton暫緩研發問世遙遙無期


VW集團近期可說是面臨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信用危機,包括四缸與V6柴油引擎都被美國EPA揭露搭載作弊裝置,在引擎排汙測試時保有較好的測試數據,與實際上路時的引擎排汙有相當大的差別。而在這項醜聞被揭露之後,VW集團也立即大動作撤換相關人員,前任CEO Martin Winterkorn也就此下台改由Matthias Müller接任。除了集團內部因此而動盪不安之外,VW集團在未來也面臨金額龐大的罰款與車主賠償措施等問題,後續所引發的效應大大壓縮了VW集團內部的資金運用,排擠許多2016年度的原定計劃、甚至因此讓新世代旗艦Phaeton暫緩問世。


中國在2015年中所推出的小改款VW Phaeton

為了讓資金得以活化以便應付未來的變數,VW集團近日公佈了2016年初步的資金調整與投資計劃異動,大幅縮減VW集團在廠房、設備與資產上面的投資而僅僅編列120億歐元的預算,這部分的項目以往平均編列超過130億歐元,中間約10億歐元的差額將用來彌補未來可能的罰款與車主賠償。

在資金受限的情況下VW集團決定暫緩狼堡設計中心、墨西哥產線塗裝新廠等廠房的建設與更新,甚至排除部分非主流車款的研發與量產計劃,首當其衝的當然就是市場上叫好不叫座的旗艦房車Phaeton。在現行款Phaeton僅剩中國市場還保有些許銷量,歐洲與美國皆早已停售的情況下,第二代Phaeton耗費大量資金卻只能專為中國市場而生顯然是計劃腰斬的首要對象。未來Phaeton何時會再重起研發計劃目前還遙遙無期,端看VW集團柴油醜聞後續處理狀況而定。

除了Phaeton之外,VW集團表示許多主流車款將會如期執行開發計劃,包括Golf、Q5與商旅車款Crafter等都會如期發表,而不受此波預算刪減的影響。此外在柴油動力以失去消費者信心後,VW集團也將專注於模組化電能動力(MEB)的發展,期望能推出更多Hybrid與EV車款問世,捨棄傳統內燃機改經營電能動力的態勢可說是相當明顯。









EV不是重點PHEV才是主力,CADILLAC將全力擴展PHEV動力車型


愈來愈嚴苛的環境與法規促使車廠尋找替代能源,目前也已經發展出氫燃料動力系統,但目前仍然不普及,而在這段逐漸轉化的期間,油電混合動力系統就更顯重要。經過多年發展油電混合動力技術也趨於成熟,許多車廠皆具備相關技術,對於旗下車款節能、油耗、環保的幫助相當大,也開始發展出完整的車系陣容,而GM集團旗下品牌CADILLAC,未來也會新世代節能車款的重心放在油電混合動力技術上,並將之導入其下各車款中。


燃油動力系統的發展已經相當成熟,也能掌握到相當的效率並控制排放量,但透過電子動力的輔助可以更加節省燃油使用,並減少廢氣的排放。除了一般的油電混合系統之外,為更加提升電子動力使用的比例,近年車廠研發出PHEV動力,提供更為優異的節能、油耗表現;美系品牌CADILLAC,現在更表示未來將會在旗下各車款中加入PHEV車型,提升其下產品在節能、環保領域的表現。

隸屬於GM集團旗下的CADILLAC,透過母集團豐富的技術與支援,要掌握PHEV動力系統並不困難,旗下目前也有CT6 PHEV動力車型,甚至想發展EV動力也不是問題。不過,考慮到EV動力續航力、便利性的問題,相較於PHEV動力發展計劃CADILLAC認為EV動力也不是那麼重要。此外,CADILLAC並不需要EV動力來平衡品牌的整體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更會以PHEV動力作為主。

即使CADILLAC已經向外界表明,未來品牌會大量擴展PHEV動力車型,並藉此來鞏固自家在節能環保領域的位置,但面對市場趨勢的EV動力車型,CADILLAC也承認未來勢必會隨著洪流飄蕩,但原廠並不願意透露相關技術基礎以及時辰,屆時也會與PHEV車型作出明顯區隔創造更擴的市場面。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