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國事論談] 治水不在「工程技術」 而是「國土規劃」/李鴻源砲轟「政府缺腦袋 智庫做選舉」

治水不在「工程技術」 而是「國土規劃」/李鴻源砲轟「政府缺腦袋 智庫做選舉」

治水不在「工程技術」 而是「國土規劃」/李鴻源砲轟「政府缺腦袋 智庫做選舉」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mar/24/today-fo7.htm
〔記者孟慶慈/台南報導〕水利出身的內政部長李鴻源昨於成大演講「國土規劃的理論與實務」時,不客氣地批評台灣政府缺了腦袋,沒有智庫,台灣的智庫都在做選舉,呼籲學界應要扮演重要角色。

成大水利系畢業的李鴻源昨天回母校,以「國土規劃的理論與實務」專題演講;他表示,人類最大挑戰是旱災非水災,台灣建水庫解決缺水,但山區又過度開墾,加上地震、土石流等,結果水庫淤積嚴重,清淤成本超乎想像的高,清出來的泥土也無處可堆放,此外,也不可能一直蓋水庫,是一筆糊塗帳。

建水庫卻無法改善淤積 一筆糊塗帳

他強調,「治水」不在工程技術,而是國土規劃,兩岸因素也影響台灣國土規劃,南台灣十年前就該缺水但沒發生,與工廠大舉西進有關。

李鴻源認為,污水回收再利用,是新加坡解決水資源問題的第一要務,台灣只想蓋水庫,其實全台的污水處理廠若都完工啟用,處理過的污廢全部回收,一天有三百八十萬噸,回收一半就能少建一座翡翠水庫。

李鴻源指出,氣候變遷,台灣旱、澇加劇,防治之道是國土規劃,不只土地開發、分配與利用,還要涵蓋價值觀念、法令制度、行動實踐以及管理執行,最重要的是整體社會價值觀的扭轉。

要做好國土規劃,必須有足夠且全方位的資料庫,此乃台灣的基礎建設,亦是決策的支援系統,讓當局得以情境分析,形成明確政策,及行動方案與預算分配。

呼籲學界應扮演制定政策重要角色

他說,現在台灣政府缺了腦袋,沒有智庫,台灣的智庫都在做選舉,民眾卻都希望政府官員可做出最佳決策,學界應要扮演重要角色。

李鴻源認為,台灣國土規劃需要跨專業整合,跨領域對話,整合各個介面,學界也要參與。
--------------------------------------------------------------------------------------------
台灣還有智庫?我寧願相信沒有,有的話怎麼會出現油電雙漲,證所稅....等一連串的蠢事?國土規劃除非國民黨下台才有辦法,你要國民黨去得罪他的原住民鐵票部隊遷村?那不是要了國民黨的命了.
台灣人要團結 團結真有力

TOP

原住民鐵票部隊?

好奇怪耶!!
蔡英文不也說她有原住民血統?
http://www.nownews.com/2011/08/07/11472-2733509.htm

她也是國民黨鐵票?
空氣力學專家證明大黃蜂不能飛.因為牠的身體太重.翅膀太弱!這些事情大黃蜂並不知道..於是牠拍拍翅膀就飛起來了~

TOP

李鴻源講的是什麼
很多人搞不清楚
硬套在政治色彩裡
真是悲哀

TOP

看到這個話題,我個人就想到蓄洪池的問題,但是台灣的土地有限,
再怎麼規劃,都會遇到很大的瓶頸。

地下水庫的概念,或許可以提供給當局來思考。尤其在南台灣籌建大
型的地下水庫,地面上的土地仍然可以提供做其它的用途。

在水患其間,大型的地下水庫可以兼具疏洪的作用,而在水荒時期,
又可以轉賣水給南科和其它的工業區來使用。如此一來,也比較不會
排擠到嘉南大圳的農業灌溉。
山院黃昏雨,垂廉坐小窗。相思人不見,中夜淚雙雙。

連袂人何處? 孤燈照晚窗。空山人一個,對影自成雙。

                       聊齋誌異花妖篇 ------  悼香玉

TOP

引用:
原帖由 kuyun 於 2013-3-24 09:58 發表
看到這個話題,我個人就想到蓄洪池的問題,但是台灣的土地有限,
再怎麼規劃,都會遇到很大的瓶頸。

地下水庫的概念,或許可以提供給當局來思考。尤其在南台灣籌建大
型的地下水庫,地面上的土地仍然可以提供做 ...
K大!你說的是這個吧!伏流水
可能是利用水會往下滲透的原理做一種攔截吧

http://tw.news.yahoo.com/%E5%8D%93%E4%BC%AF%E6%BA%90%E7%8E%87%E5%9C%98%E8%A8%AA%E6%97%A5-%E8%80%83%E5%AF%9F%E6%B0%B4%E5%88%A9%E5%BB%BA%E8%A8%AD-130844857.html

我記得有看過新聞說
彰化地區的伏流水量就超越了好幾座石門水庫
我印象中還看過卓伯源打開其中一個蓋子
水就好像水源自然湧出地面一樣流出地面
卓伯源從日本借鏡而來的,而這個東西也可以用來防洪
換言之就是可以把颱風帶來的雨水導入地下或城外的的蓄洪池

我在DISCOVERY也看過國外有類似的設計
只不過他們是用地下的隧道作為防洪管路
當雨量過大時,就提早疏散內部車輛人員後封住隧道口
打開與洩洪管道相連結的閘門,瞬間整條車道就成了地下管線
而管線就連接到預先挖好的蓄水池或蓄洪池

PS:
剛剛又找了一些資料
彰化縣有6億噸的伏流水相當於10座湖山水庫
抱歉!前言有誤,在此更正

[ 本帖最後由 mesia 於 2013-3-24 15:25 編輯 ]

TOP

引用:
原帖由 kuyun 於 2013-3-24 09:58 發表
看到這個話題,我個人就想到蓄洪池的問題,但是台灣的土地有限,
再怎麼規劃,都會遇到很大的瓶頸。

地下水庫的概念,或許可以提供給當局來思考。尤其在南台灣籌建大
型的地下水庫,地面上的土地仍然可以提供做 ...
你的看法很好但台灣就不適用,水土不保持好蓋水庫還是枉然,水庫地下化泥沙反而更難清,台灣水的問題就是水土保持的問題,土石流一來不淹的地方也會淹的.
台灣人要團結 團結真有力

TOP

引用:
原帖由 mesia 於 2013-3-24 11:09 發表


K大!你說的是這個吧!伏流水
可能是利用水會往下滲透的原理做一種攔截吧

http://tw.news.yahoo.com/%E5%8D% ... F%E6%B0%B4%E5%88%A9 ...
彰化地區大部分,以前是濁水溪的河床,八卦隧道開鑿期間排出水量驚人,結果八卦山脈的地下水流失,但隧道開通後,這山泉水位有回復。
不過老實說,以前幾十年清水岩的溪流是成瀑布狀出水,現在溪床上要看到水文很難。
不表示這資源可以長期大量利用,還好二林中科是走軟體開發,要是硬體開發,大概每年沙塵暴不是大陸東北來,可能會是大肚溪跟濁水溪溪床上起沙塵暴。
而建水庫??
像湖山水庫未建成就已經在壩頂旁規劃工業區了。
而台灣不一定很多地方可以建地下水庫,如果建構其蓄水量不達百分之一或更低,這圖利之嫌,想也知道。
汙水處理回收,大概沒十個火力發電廠供電,這回收成本嚇人,可笑每個工業區都說汙水處理良好,但出海溪流怎骯髒不堪??
一個國光不讓蓋,就給你油電雙漲了,其他的國土利用,會變成甚麼明目張膽的盜用國土,誰知道啊!!
而造林計畫,是砍掉更多大樹來種小樹苗,突然發現台灣人太會忍了。^0^

TOP

李說的沒錯阿重點在國土規劃~但是~你一規劃要牽扯多少利益團體
要牽扯多少鐵票或造就多少民怨~你說對了問題但是你敢執行???放嘴砲我也會阿~我看日本~新加坡怎樣台灣可以學習講多了不就廢話一堆~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TOP

為什麼就是沒有人會想趁水位正低的時候大動作清淤?
為什麼就是沒有人會想到把那些淤泥弄到田裡去跟田土混合使用?
為什麼就是沒有人會想到把多的淤泥往不會影響生態的海中區域倒?
為什麼就是有的人只會一找到機會就開罵然後罵完就算了?
為什麼就是明明自己支持的政府也辦不到就一定要別人辦到?

TOP

引用:
原帖由 mesia 於 2013-3-24 11:09 發表


K大!你說的是這個吧!伏流水
可能是利用水會往下滲透的原理做一種攔截吧

http://tw.news.yahoo.com/%E5%8D%93%E4%BC%AF%E6%BA%90%E7%8E%87%E5%9C%98%E8%A8%AA%E6%97%A5-%E8%80%83%E5%AF%9F%E6%B0%B4%E5%88%A9 ...
做任何的能源政策,還是要以順著大自然的走勢而為。

伏流水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議題。

我個人對海水淡化,就持保留的態度了,因為長久下來,不知道是否

會對生態造成影響 ?? 因為違逆了大自然的走勢 !!
山院黃昏雨,垂廉坐小窗。相思人不見,中夜淚雙雙。

連袂人何處? 孤燈照晚窗。空山人一個,對影自成雙。

                       聊齋誌異花妖篇 ------  悼香玉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