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生活健康] 睡好覺 可降低血糖

睡好覺 可降低血糖

睡好覺 可降低血糖

睡眠與血糖控制息息相關,成大醫院癌症中心臨床心理師洪宜翔表示,根據國內研究顯示,至少6成糖尿病患者自覺睡眠品質不佳,患者的主觀睡眠滿意度不佳,和降低血糖控制能力有關;當自覺睡眠效率提升時,血糖的降低是可以預測。

洪宜翔指出,糖尿病患在沒有小睡的情況下,睡眠6-7小時的血糖控制,相較睡眠少於5小時明顯較佳。因此,主觀睡眠品質與客觀睡眠時間,對血糖控制都很重要。

洪宜翔說明,改善睡眠的品質,不能只依賴助眠藥物,生活習慣的調整其實也很重要,否則當身體逐漸習慣藥物卻還是睡不著時,睡好覺將成為壓力,更會影響睡眠與血糖的穩定。

洪宜翔建議糖尿病患改善睡眠應從3個機制來調整生活習慣開始,白天增加適度日照,睡前30分鐘避免3C產品的光線刺激,固定起床時間,午睡不超過半小時,盡量在下午3點前午睡,減少躺床或躺沙發的機會,適度運動。

另外,糖尿病患應建立睡前聽放鬆音樂、喝溫開水、伸展操,減少激烈運動等可能引起情緒反應的影片,盡量放鬆,避免在床上看書、滑手機等活動。

洪宜翔心理師表示,幫助自己逐漸養成好的睡眠習慣,減少負面習慣影響,放鬆心情迎接每晚睡眠,將更能穩定血糖的控制;若仍有睡眠困擾,除可透過醫師尋求藥物協助外,也可諮詢睡眠專長的臨床心理師,不要讓睡好覺反而成為自己的負擔。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