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傷口保持乾燥 幫助癒合

傷口保持乾燥 幫助癒合

傷口保持乾燥 幫助癒合

當發生表面傷或挫創傷時,像是擦傷、刀傷或燙傷等意外狀況,建議可不要馬上拿雙氧水、酒精或碘酒等刺激性消毒液沖洗,以免影響傷口癒合。

亞東醫院藥學部藥師邱以賢表示,在使用外用藥膏時,有些人存在塗得越厚效果越好的想法,或自行增加藥膏一天的使用次數,以為多擦幾次傷口可以快點好,結果反而讓傷口潰爛,引起接觸性皮膚炎。

一般傷口處理方式,可先用無菌生理食鹽水把傷口沖洗乾淨,擦乾多餘水分,再以適當敷料覆蓋,最常使用的是乾紗布,然而紗布材質較乾,吸附了傷口滲出的組織液,反而黏在傷口上,除了增加傷口感染風險外,更換新品時產生拉扯,造成傷口破損無法癒合,使用親水性敷料覆蓋是較佳的選擇,覆蓋後定期觀察傷口癒合情形與敷料吸濕狀況。

然而,某些長輩在家裡都會存有一條「萬用藥膏」,藥師表示,亂擦藥膏可讓傷口惡化,建議請依醫師或藥師指示,使用適當的抗生素藥膏,擦類固醇或抗黴菌藥膏可是沒效的。

正確塗藥方式是先洗淨雙手,保持患部乾燥,擠出或倒出藥品,薄薄一層由內向外塗於患部,再將雙手洗淨,緊閉藥蓋即可,如傷口有縫合,四十八小時內可將受傷部位抬高並冰敷,不可熱敷或按摩,保持傷口乾燥清潔,縫合部位如有紅、腫、熱、痛及化膿情形,或合併有發燒,傷口裂開、滲血或滲出液量多時,請立即就醫。打開過的外用藥品,因與空氣接觸,開封後超過一個月不要再使用。

至於燒燙傷,最好的處置就是「沖、脫、泡、蓋、送」,先用大量流動的冷水降溫,利用水的浮力,輕柔的脫去患部覆蓋衣物,並讓傷口浸在冷水中,用乾淨的紗布覆蓋患部,儘快送醫,不要塗抹像是牙膏、醬油或麵粉等東西,以免讓傷口二次感染。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