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心肌梗塞1小時確診將改寫全球指引

心肌梗塞1小時確診將改寫全球指引

心肌梗塞1小時確診將改寫全球指引

秋冬是心肌梗塞好發季節,但傳統試劑至少得耗時三小時才能確診。台大醫院最新跨國研究證實,一小時檢驗試劑不僅檢驗時間大幅縮短,準確率比傳統試劑高,將改寫全球診斷流程。

參與研究的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臨床教授李建璋表示,「胸痛」是急診病患最常見的主訴之一,約占所有急診病患的十%,但每十名胸痛患者最後只有一人會確診為急性心肌梗塞。

李建璋說,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中,約有四分之一可透過心電圖診斷,確診後可立即進行心導管治療;

另外四分之三只能透過檢測心肌壞死時釋放的心肌旋轉蛋白來確診,但因傳統檢測試劑不夠靈敏,患者往往得在急診室等待至少六小時才能確診。

李建璋指出,國際間雖然研發出一小時就能確診的檢驗試劑,但他比喻快速檢驗試劑就像一輛超跑,「大家都知道超跑可以很快,但又擔心跑太快不安全」,因此仍傾向觀察至少三到六小時再確診。

為了等檢驗結果出爐,病患必須在急診等待較長的時間,除了造成急診室擁擠,在COVID-19(二○一九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期間也可能增加染疫風險。

李建璋說,為驗證一小時檢驗試劑準確率,他率台大團隊發起全球國際合作研究,結合十一國、卅二個研究團隊,分析三萬六十六人的原始研究資料,證實目前全球普遍使用的三小時心肌梗塞診斷流程有較高的心肌梗塞誤診率,正確性甚至不如新發展的一或是兩小時加速診斷流程。

研究結果顯示,每一千名急診胸痛病患,使用標準三小時流程者有多達十五名心肌梗塞病患被誤判為正常,使用新流程則只有三名病患會遺漏診斷。

李建璋指出,研究結果刊登在美國權威期刊「內科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預計將改寫全球指南、急診室心肌梗塞診斷流程再造,並促進全球醫院加速採用新一代超敏感心肌旋轉蛋白檢驗。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