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癌症發生前 大部有跡可尋

癌症發生前 大部有跡可尋

癌症發生前 大部有跡可尋

癌症又稱惡性腫瘤,很多民眾聞癌色變。執業中醫師呂庶熙表示,傳統中醫認為,癌症尚未發生、癌症早期加以防治,不僅可節省醫療成本,同時也會有比較好的療效,這就是早發現早治療,類似中醫「上工治未病」的說法。此外,多數癌症有跡可尋,提高警覺有助早期發現。

呂醫師指出,許多基本檢查對於早期癌症的檢出率並不高,精密檢查又所費不貲,對一般人而言是一項沈重經濟負擔,加上癌症篩檢正常並不代表未來就沒有罹癌可能性,除了基本癌症篩檢之外,是否應該進行更詳細、更精密的癌症檢查,這部份其實是見仁見智的問題。

呂醫師指出,中醫認為,癌症零期一定會先出現症狀或不適,只是可能較為細微而為人所忽略。面對疾病發生原因與過程,中醫還有一個重要觀念,那就是「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意思是說在發生重大問題之前,會有某一部份功能事先出現異常。

透過這個觀念有助了解,通常癌症不會毫無預警、隨隨便便找上門,癌症早期雖然沒有明顯症狀,或是症狀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但是大部分都是有跡可尋,比如很多胃癌發現之前,患者都有潰瘍、脹氣、胃炎等長期消化道毛病,肺癌也都是在長期咳嗽不癒後被發現,直腸癌則是長期有便祕或便血等症狀。

雖然這些症狀容易與胃潰瘍、慢性支氣管炎、痔瘡等疾病相混淆,但是只要民眾提高警覺,還是可以早期發現。

倘若真的不幸罹患癌症,仍舊可以早期治療,畢竟零期癌症若能及早治療,大部份都可治且預後也很好。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