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淺談痛風性關節炎

淺談痛風性關節炎

淺談痛風性關節炎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鄭喬峯醫師表示,冬天天氣較冷,華人傳統上喜歡在冬季做冬令進補來驅寒保暖,或是親朋好友圍成一桌熱熱鬧鬧地吃一頓豐盛且熱騰騰的火鍋。然而,由於臺灣人高尿酸血症的盛行率較高,如果飲食上不注意,在飽餐一頓後,可能會遭受到痛風性關節炎的折磨喔!因此,讓我們一起了解痛風性關節炎的成因和好發因子,並且透過合適的飲食方式,讓我們冬天的時候吃補但不吃痛風性關節炎的苦吧!

尿酸是造成痛風性關節炎的直接原因。當體內的尿酸濃度太高時,尿酸會開始沉積在身體內形成結晶。當尿酸結晶堆積在關節處,且身體的免疫系統察覺異常並開始產生發炎時,就會造成痛風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在男女性都可能發生,但在停經前的女性較為少見。痛風性關節炎可以發作在身體的任一關節,但其發作的典型位置在下肢,特別是腳大拇趾、腳踝與膝蓋。痛風性關節炎的典型表現是「來去如風」,也就是症狀來的快、去得也快。一般在關節感到有異常後的兩天內痛感會達到最強,同時合併明顯的關節皮膚變紅變熱、關節腫脹等症狀。此外,一般在症狀達到頂峰後的兩周內,症狀就會完全消失。然而,對於已經形成痛風石的慢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疼痛感在每次發作之間可能不會完全消失。另外,堆積的痛風石可能會造成關節以及附近組織的破壞,非常嚴重的患者甚至可能需要開刀治療。

在治療上,除了避免會造成高尿酸與可能誘發痛風性關節炎發作的食物之外,最重要的是給予藥物的治療。在急性期,藥物的治療以消炎止痛為主,醫師會依照您的狀況開立合適的藥物。在慢性期,除了預防痛風發作的藥物之外,會需要長期使用降尿酸的藥物來控制尿酸。透過長期的尿酸控制,即便是已經形成痛風石的慢性痛風性關節炎的患者,痛風石也有機會慢慢消失喔!

那麼,痛風性關節炎的患者除了規則用藥之外,應該要注意甚麼才能夠避免痛風發作呢?首先是避免脫水和注意身體健康。當脫水或是身體出狀況之時,痛風性關節炎發作的風險也會升高喔。在飲食上則是要避免內臟、紅肉、海鮮等含高嘌呤(會代謝成尿酸)的食物,此外煮到後半的火鍋湯也常含有高量的嘌呤,因此痛風性關節炎患者也應該避免。酒類的部分,啤酒和烈酒會增加痛風發作風險。含糖食物則需要避免含果糖的食物與飲料喔!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