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頻繁復發 卵巢癌治療困境

頻繁復發 卵巢癌治療困境

頻繁復發 卵巢癌治療困境

根據106年癌登資料,近5成的卵巢癌患者確診時已為晚期,相較於乳癌和子宮頸癌(均不到2成)高出2至3倍,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賴基銘醫師表示,卵巢癌被稱作女性的沉默殺手,是由於疾病初期多以腹脹、腹瀉、便祕等類似腸胃道症狀為主,加上缺乏有效的篩檢工具,使得患者難以於早期發現。

根據癌症登記報告,民國106年卵巢癌確診人數為1396人,發生率是女性癌症的第七名,同時也超越子宮頸癌成為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一。對於卵巢癌晚期的患者,單以手術難以有效控制,通常需要搭配化學治療,然而即使療程結束還是會面臨復發威脅。國際臨床研究顯示,患者在疾病穩定控制後,約7成患者仍會在3年內遭遇疾病復發的情況,且每一次的復發期間會較前一次短。

中華民國婦癌醫學會理事長賴鴻政表示,當卵巢癌患者於化療後一年半出現第一次復發,第二次復發有可能在一年後就出現,因此卵巢癌患者在化療後,第一個問題通常是「疾病何時會再復發」,不難看出患者對於疾病復發的擔憂,而精準治療的出現讓過往頻繁復發的困境出現一道曙光。

全台約有15~20%的卵巢癌患者具有BRCA基因突變,目前有相對應的精準治療藥物,可有效延緩疾病復發。根據國際臨床研究結果,具有BRCA基因突變並接受過含鉑類化學治療有反應的患者服用精準藥物後,有半數復發時間在56個月之後,相較於服用安慰劑的患者有半數會在14個月內復發,延緩疾病復發時間超過4倍。

過往具有BRCA基因突變的卵巢癌患者,在面對治療費用時常會卻步;但今年健保給付大突破,正式將精準治療藥物納入給付範疇,提供用藥新選擇,以大幅降低患者的經濟負擔,消弭患者復發後面臨無藥可醫的窘境,使患者可以接受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實為醫病間的一大福音。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