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口服類固醇 不安全

口服類固醇 不安全

口服類固醇 不安全

國衛院表示,短期使用口服類固醇(連續使用天數小於或等於十四天),會增加消化道出血、敗血症與心臟衰竭的風險;而先前有研究指出,長期使用可能會產生嚴重副作用。提醒目前正在服用口服類固醇的民眾,切勿自行停藥,如有疑慮應主動與主治醫師討論,以確保用藥安全。

國衛院研究員蔡慧如與醫師姚宗杰指出,臨床醫師開立短期口服類固醇時,需謹慎評估使用類固醇的必要性與潛在風險;如需開立短期口服類固醇時,要留意患者在用藥後一個月內是否出現上述情形。

研究團隊利用衛福部巨量資料進行分析,通過兩百六十多萬介於廿歲至六十四歲的成年民眾,探討曾使用一次短期口服類固醇者,其在用藥後卅一至九十天期間,是否會發生消化道出血、敗血症或心臟衰竭的情形。

分析結果顯示,約廿五%民眾曾使用短期口服類固醇,其中的女性患者較多(五十五點三%),此外,八十四點五%的民眾並沒有慢性疾病史。使用天數方面,使用短期口服類固醇的中位數為三天,常見病因主要有:急性呼吸道感染或皮膚相關疾病(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鼻竇炎、扁桃腺炎、鼻咽炎、咽炎、喉炎、濕疹、蕁麻疹以及搔癢症等),常見相關專科別前五名依序為:皮膚科、耳鼻喉科、家醫科、內科以及小兒科。

姚宗杰表示,這次的研究顯示出,患者在使用口服類固醇後第一個月內,其發生消化道出血的機率將高出一點八倍、敗血症高出二倍、心臟衰竭高出二點四倍等,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沒有任何慢性疾病史的患者,短期使用十四天以下的口服類固醇,也會出現同樣的疾病風險。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