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控制飲食+適當運動 防三高

控制飲食+適當運動 防三高

控制飲食+適當運動 防三高

時序入冬,三不五時寒流來襲,當氣溫降低或驟降時,容易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縮、血壓突然上升,導致心肌梗塞或中風急性發作機率增加,甚至猝死!因此每到寒流來襲時,到急診室報到的心血管疾病病人就大大增加。

現代人飲食西化,油膩、重口味,並且常常蔬菜水果攝取不足,加上生活作息不正常、壓力大、運動量不足…等,這些偏差飲食習慣和生活型態,都不利心血管健康,結果造就了許多「三高族」(血糖高、血壓高、血脂高)。

目前已有許多研究證實,三高的預防和治療,必須藉由修正不良飲食習慣、配合適當運動等治療性生活型態下手。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劃成人治療準則第三版」中,提出治療性的生活型態改變準則,建議多方面修正生活型態,以逐漸降低血脂值,尤其是壞的膽固醇(L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導致動脈阻塞斑塊和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而生活型態修正包括飲食控制、減輕體重和適當體能活動三部分。

飲食控制首重減少飽和脂肪酸攝取;建議攝取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包括單元、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兩種,皆有助減少壞的膽固醇。每日膽固醇攝取量應少於200毫克。反式脂肪酸不但會升高壞的膽固醇,還會降低好的膽固醇,更不利心血管疾病控制。

目前已証實,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量與較低的心血管疾病有顯著相關性,因此鼓勵多用全穀雜糧類取代精緻穀類,加上每天攝取足夠的蔬菜和水果,依衛生福利部公布的國民飲食指南中,建議國人「天天五蔬果」,一天至少攝取三碟蔬菜(一碟100公克)及兩份水果(每份相當一個柳丁),以確保足夠的膳食纖維,能發揮降低血脂肪、保護心血管作用。

飲食中過多「鈉」,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應養成清淡飲食的習慣,多選天然、新鮮食材,不要過度依賴調味料,食物的天然風味就是最好的調味料。

體重過重或肥胖,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發生或控制不佳,尤其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會隨著體重增加而升高,因此肥胖是加重心血管疾病惡化的危險因子之一。過重或肥胖者,應該進行飲食控制和增加運動,減輕體重,加強降低LDL的效果,進而降低或改善心血管疾病。

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有助控制體重,並能幫助控制三高,改善心肺能力。運動種類、頻率和強度,可視個人能力循序漸進,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恆。

國泰綜合醫院營養師林元媛表示,除了飲食控制、減輕體重和適當體能活動,起床時注意保暖、避免氣溫低時外出運動,戒菸,戒酒,按時服藥,相信能避免心血管疾病發生,平安過冬。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