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頸椎椎間盤突出 徒手物理治療不必挨刀

頸椎椎間盤突出 徒手物理治療不必挨刀

頸椎椎間盤突出 徒手物理治療不必挨刀

 一名年約五十歲的施姓髮型設計師因平時工作量大導致左手慢性麻木長達兩年,最近更因雨天騎車意外打滑造成症狀加劇,左手無力且麻木,沒法繼續工作,至「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就醫檢查,發現其頸椎第五至六節及六至七節椎間盤突出,雖醫師建議她手術治療,但因害怕手術,醫師建議先做徒手物理治療,所幸麻木與無力的症狀獲得消除,又能替愛美的客人服務。

 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楊書念物理治療師表示,椎間盤突出是因長期的姿勢不良引發的頸椎或脊椎退化,也可能外力傷害所致,視其症狀並不一定需馬上開刀,在手術治療前可經由積極保守治療之徒手治療、運動治療和姿態矯正來調整脊椎排列,若能改善則不需動刀。以這位髮型設計師為例,在經過約三週的徒手物理治療以矯正頸椎後,不僅麻木和無力獲得消除,追蹤兩個月後也都沒有復發。

 楊書念進一步指出,椎間盤突出好發於三十至五十歲之青壯年族群,是因椎間盤長期承受過度壓力提早退化,導致椎間盤髓核由纖維環向外突出進而壓迫神經。常因長期工作導致姿勢不良,從事粗重工作,肌肉過度使用造成緊繃,導致脊椎壓力增加,進而導致脊椎排列不良而出現提早退化,男性發生機會更高於女性,初期會有慢性頸部痠痛,頸部僵硬,持續惡化則會出現手麻、無力及背痛的情形發生,當有以上症狀時須特別小心,建議至醫院檢查,早發現、早治療以免情況惡化。

 楊書念物理治療師建議,頸椎椎間盤突出之患者,在醫師的評估後,可以從訓練核心肌群和姿勢矯正來達成減少症狀、延緩惡化之效果,他並示範以下兩項運動,每回三下,一日三回:第一招【頸部內在肌訓練】:在有支撐的軟墊上仰臥,用薄毛巾枕著頭,頭部縮下巴並且用力往後擠壓毛巾,維持十秒後放鬆。這訓練可維持頸椎正確位置,預防頸部肌肉僵硬。第二招【伸展胸大肌】:站在牆角的一側,手掌貼枕骨後,腳呈前弓後箭蹲姿,手肘倚靠牆角,身體緩慢往前直到胸前緊繃停止十五秒結束。其功能為放鬆胸前肌群,防止駝背而造成的脊椎排列不良。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