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飲食健康] 春節零食暗藏高糖、高鹽、高熱量危機

春節零食暗藏高糖、高鹽、高熱量危機

春節零食暗藏高糖、高鹽、高熱量危機

民眾會選擇堅果類、果乾、魷魚絲、黑巧克力、海苔等當作春節零食,臺中醫院營養師宋瑋琪表示,零食暗藏高油、高糖、高鹽、高熱量危機,常見的花生糖、牛軋糖1顆就有70至80大卡,吃4顆約相當於1碗白飯的熱量。

根據研究顯示,平均國人在年假期間會增加兩公斤。宋瑋琪指出,豬肉乾吃1片就吃進35大卡;芝麻蛋捲一條則有86大卡。以1個60公斤的成人為例,若因為零食而額外攝取超過300大卡的熱量,想把熱量消耗掉,需快走路55分鐘、或慢跑36分鐘。

想要過一個健康不發胖的農曆年,營養師建議民眾,1.原味堅果種子類:其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等豐富營養素,有護心降血脂等功能,但其屬油脂類,每日攝取1份,約1-2湯匙即可,選擇原味而非蜜汁、油炸等口味,且不要過量,否則肥胖也會找上身。

2.果乾類:純粹的乾燥水果,不經醃漬也不額外加油,記得先閱讀「營養標示」,成分越少就表示添加物越少。3.魷魚絲:主要成分是醣類和蛋白質,以烘烤製成含油量低,但其鈉含量並不低,所以還是建議適量食用。

4.黑巧克力:研究發現含大量抗氧化成分,但只限於可可含量高、糖含量少的黑巧克力。5.海苔:含有豐富的礦物質,但市售產品多經過調味,以致鈉含量過高,挑選時記得選擇包裝上營養標示「薄鹽」、「低鈉」產品。

宋瑋琪提醒,瓜子、腰果等堅果類,含磷量較高,水果乾的含鉀量較高,腎臟病患者應節制少吃。糖果、餅乾等,因糖份及反式脂肪酸高,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應避免攝取過量。肉乾、魷魚絲、蜜餞、調味堅果等,加工過程中也容易添加大量鹽、糖、油調味,易造成攝取鈉含量過高,高血壓及病患者更該小心。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