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寒瘀讓子宮內膜異位,女中醫這樣調理疏肝同時化瘀

寒瘀讓子宮內膜異位,女中醫這樣調理疏肝同時化瘀



早安健康編輯部

子宮內膜異位症,指的是女性本該隨著生理周期而脫落的子宮內膜,反而跑到子宮以外的地方所引起的病症,包括卵巢(巧克力囊腫)、子宮肌腺症等。陳曉萱中醫師認為,子宮內膜異位症與體內的寒邪積聚有關,因此有子宮內膜異位困擾的人,更要避免吃冰、寒涼食物、加工食品等;多吃抗氧化、抗發炎的食物,則有助於對抗體內的寒瘀,減少不適症狀。

成因

愛群中醫診所院長陳曉萱中醫師指出,目前子宮內膜異位的成因尚未完全確定,而西醫認為可能的原因包括:
1. 胚胎發育時未退化完全而殘留在腹腔,在青春期後開始影響人體。
2. 人體正常的免疫機制,會將未排除的殘餘經血代謝掉;若免疫機制不足、殘餘經血無法消化而在人體內亂跑,就導致子宮內膜異位。
3. 子宮內膜逆行、經過輸卵管跑進腹腔,甚至是經由血管和淋巴轉移到身體其他地方。

就中醫觀點來看,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患者,可能因為瘀象太重、吃太多寒涼食物,或是在經期遭受風寒、濕邪侵擾,導致經血難以排除,加上瘀滯型的體質影響,殘留在體內的經血無法被代謝,最後形成子宮內膜異位。

主要症狀與影響
子宮內膜異位症最常見的影響就是痛經。相較於從初經就會疼痛的「原發性痛經」,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的疼痛,則是隨著年紀增長而越來越嚴重。若懷疑是子宮內膜異位時,也仍需要藉由抽血、婦科內診、超音波等方式來確診。

子宮內膜異位也與荷爾蒙異常有關,因此生育年齡的女性較容易感到不適;子宮內膜異位症也會影響到排卵、著床等,因此可能導致受孕困難,更讓希望懷孕的女性感到壓力。

中醫建議的治療法

中醫認為子宮內膜異位症屬於「癥瘕」,與體內的寒濕、寒瘀堆積有關。要解決這些瘀滯的氣血,多會使用軟堅散結的藥物,像是牡蠣(殼)、夏枯草、鱉甲等,能夠避免腫塊生長;若是病況輕微,在藥物調理下有機會慢慢消失。

另外,子宮內膜異位患者的前列腺素值容易偏高,而部分前列腺素則會刺激子宮收縮、導致嚴重經痛。陳曉萱中醫師也指出,雖然治療時需要化解瘀血,但化瘀的藥物過量,也可能導致經痛加劇,因此臨床用藥上會稍微減少化瘀的藥物,同時搭配疏肝、去肝火的藥,讓子宮排除經血的動作緩和一些,才能紓解痛經問題。

1. 生理期間少吃冰冷食物、水果,止痛藥也屬寒性

子宮內膜異位與寒濕、寒瘀有關,日常生活中要特別避免風寒濕邪入侵。首先,除了經期間要避免吃冰冷食物外,子宮內膜異位、經痛嚴重的患者,甚至連水果都需要避免;而非經期期間想吃水果,也應該在陽氣較重的中午前吃完。

而消除經痛會吃的止痛藥、消炎藥,其實也被中醫認為屬性寒涼;也有研究發現,服用這些藥物後,人體內負責免疫、消炎的細胞會變少,細胞修復的過程也會變弱。因此月經或受傷期間,應該要給予熱敷或溫熱的食物,能夠幫助促進細胞代謝、DNA合成與修復。

2. 抗氧化、抗發炎食物可多吃

因為子宮內膜異位、巧克力囊腫等問題而有嚴重經痛的病患,中醫在調理身體時,除了化除瘀血,也要避免發炎問題,平時可以多攝取抗氧化、抗發炎的食物。

另外,這類病患通常血液黏稠度會比較高,進一步則會影響到著床、受孕的機率,因此患者可以多吃能夠促進血液循環的食物,例如魚油、納豆、魚肉、雞肉等,而牛羊豬等紅肉、麵包容易引起血栓,就須盡量避免。

3. 生活習慣:減少寒氣侵擾、避免環境荷爾蒙影響

陳曉萱中醫師指出,久待冷氣房、或是運動出汗後接觸冷氣,都會導致身體代謝失衡。毛孔無法排除體內的寒邪,代謝就會更慢,都會對子宮內膜異位症造成影響。

生活作息上,需要避免熬夜、菸酒,以及加工食品、烤炸物等高溫烹調食品、麵包、反式脂肪等,因為這類食物都會加重發炎和瘀象,減緩病症好轉的速度。

另外,使用保養品、化妝品、沐浴乳、洗髮精時都要特別注意,避免其中的環境荷爾蒙刺激。陳曉萱中醫師指出,有些病患只要接觸到少量的藥物或荷爾蒙改變,經前症候群或是莫名出血的狀況就會更容易發生,不可不慎。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