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飲食健康] 中西藥間隔服 避免交互作用

中西藥間隔服 避免交互作用

中西藥間隔服 避免交互作用

由於中醫養生的觀念逐漸興起,目前有越來越多的民眾開始嘗試以中草藥來調理或治療身體疾患,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全世界約有四分之三以上的人口,曾經嘗試或仰賴中草藥來治病,在台灣更是約有66%經常性使用中藥,中西藥物並合使用是否會帶來不良影響,也是國人須注意的事情。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藥劑科藥師柯閎仁表示,由於有需多民眾會利用中藥來達到養生或是治療疾病的功用,但是有時又會服用西藥,因此服用的中藥及西藥,合並一起治療是否會產生不良反應,可利用衛福部所提供的「中西藥交互作用資訊網」獲得相關資訊。

柯閎仁認為,中藥與西藥的併用,有些組合或許可以提高療效,但也可能會產生非預期的不良反應,特別是大多數的中草藥缺乏有效性、安全性的科學資訊,可以提供給醫事人員作為臨床上用藥安全把關的指標,造成民眾因中西藥併服所引發的藥物不良反應事件相繼發生。

一般常見的中西藥並服所導致的問題包含:併服人參與口服降血糖藥物會造成低血糖,導致腦病變損傷病情加重;銀杏與抗凝血藥併用會增加手術後傷口出血的風險;同時服用紅麴與Statin類降膽固醇藥,則會增加橫紋肌溶解的發生率。

另外有部分中藥也可能會降低西藥的藥效,如:牡蠣、石膏、龍骨會減少抗生素的吸收而影響其療效。

柯閎仁提醒有當民眾在看診時,應該主動告知醫師目前有在使用的中西處方藥、成藥及健康保健食品,以作為開立處方的參考,另外也不要合併使用治療相同症狀的中西藥,以避免重複用藥。

在同時服用中西藥時,應至少間隔一至兩小時讓胃得以排空,以避免兩者在胃部混合,或是利用衛福部所提供的「中西藥交互作用資訊網」獲得相關資訊。

柯閎仁藥師也強調別聽信偏方購買成份及來源不明的中藥材,看病請找合格中醫師診治,聽專業醫藥師說明,才能安心用藥。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