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壓力、緊張 為腸躁症潛因素

壓力、緊張 為腸躁症潛因素

壓力、緊張 為腸躁症潛因素

情緒是影響身體健康的潛在因素,上班族幾乎常常需要面對壓力的存在,當身心承受過度的壓力時,所造成身體及情緒的反應,最後還是會反擊身體的,這種狀況就是所謂的「壓力症候群」。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在臨床上常見因壓力緊張導致症狀包括胃痛、胃脹、呃逆、腹瀉等消化道疾患就是西醫所謂的腸胃激躁症。

中醫認為「肝屬木,主疏泄」、「脾屬土,主運化」,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出現障礙,則會引起情緒、精神壓力上的異常,導致自律神經的錯亂,按照五行理論,肝木克脾土造成「肝脾不和」的現象時就會出現消化道失常的症狀。

只要腸子的蠕動發生改變,當活動力增加時,就會造成腹瀉,上班族壓力的累積從壓力也可由荷爾蒙的觀點看來,過度製造壓力荷爾蒙對於人體就是毒素,壓力毒殘留體內的是有害的,首當其衝的就是胃腸系統,長時間處在壓力與精神緊張的狀況,容易造成「氣滯血瘀」、「肝氣鬱結」的情形。

通常中醫會以疏肝行氣、活血化瘀的方式來治療因長期處在壓力與精神緊張所導致的腸躁症,但更情形嚴重將會採取要芳香開竅,鎮靜安神的方式來幫助患者改善。

大部分的腸躁症患者屬於受涼易腹瀉這類型的話,應避免食用西瓜、冷飲等寒性食物,當發生受涼易腹瀉的腸躁症發生時,可將50克的食鹽炒熱,裝在布袋內熨肚臍周圍,或是胡椒粒填滿肚臍,上面放熱水袋,來減輕腸痙攣引起的腹脹與腹痛。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