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別拍!避免隱翅蟲、恙蟲致病的預防絕招看這邊

別拍!避免隱翅蟲、恙蟲致病的預防絕招看這邊

作者林昕潔/整理編輯 | 早安健康



許多人都喜歡在夏天出外遊玩,但在此同時,夏季也是各種蟲子蠢蠢欲動的時節!雖然多數蟲子並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但有些蟲子卻會在人們不注意的時候讓人生病。除了可能攜帶登革熱病原體的蚊子之外,夏季常見的致病小蟲,還有叮咬人類引起恙蟲病的恙蟎,以及拍打時會造成皮膚潰爛的隱翅蟲。究竟要如何防範,才能安全度過夏天呢?
恙蟲病
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統計資料,恙蟲病已經進入流行季節,目前以台東縣、花蓮縣、澎湖縣感染病例較多,高雄市、新北市的病例也比往年同期更多。
恙蟲病是經由帶有病原體─立克次體的恙蟎幼蟲叮咬而感染。恙蟎幼蟲常停留於草叢中,而恙蟎的動物宿主則以鼠類為主。
症狀
恙蟲病的症狀包括:猝發且持續性的高燒、頭痛、背痛、惡寒、盜汗,恙蟎叮咬處會出現無痛性的焦痂,一週後皮膚可能出現紅色斑狀丘疹,另外也可能併發肺炎或肝功能異常。恙蟲病若未經過適當治療,死亡率可達60%。
預防方法
1 出外遊玩,特別是到鼠類出沒、草木較多的地方時,宜穿著淺色長袖衣褲、配戴手套及長靴等保護性衣物。
2 在恙蟲病的高風險區域活動時,可穿著浸潤過殺恙蟎藥劑的衣物,皮膚裸露的部分則塗抹衛生福利部核可的防蚊藥劑(含有DEET)。活動結束後,應盡快沐浴,並換洗全部衣物。
3 在營地周圍、疾病流行區等特殊地區,可使用有效的環境衛生用藥,如:百滅寧、第滅寧、賽滅寧、撲滅松等。
4 剷除住宅附近、道路兩旁、田埂等草叢區域的雜草,減少恙蟎滋生地。
5 進行滅鼠工作、封住居家周圍的鼠洞或縫隙,防止老鼠進入住家而傳染恙蟲病。
((該如何避免隱翅蟲的突襲呢?請看下一頁))
隱翅蟲
隱翅蟲是一種體型較小的昆蟲,因為翅膀難易察覺而得名。雖然隱翅蟲可以捕食多種害蟲、沒有毒性也不會叮咬人類,但牠的體液卻可能引起嚇人的皮膚炎!
白天時,隱翅蟲多棲息於陰暗潮濕的地方,包括田地、公園、草叢、樹林、水溝等,夜晚時則會群聚在光亮處飛翔,以夏、秋兩季最為常見。另外,天氣溼熱、雷雨過後、除草整地、砍樹割稻等活動都會驚擾隱翅蟲,使成蟲大量出現。
症狀
「隱翅蟲皮膚炎」並不是被隱翅蟲叮咬,而是因為接觸到牠含有「隱翅蟲素」的體液而引起。隱翅蟲素是一種刺激性物質,當蟲子在皮膚表面爬行時,只要接觸10~15秒,就會引起灼熱、刺痛感。
許多人看到蟲子爬在身上,都會下意識地想要打蟲,但千萬別對隱翅蟲這麼做!當隱翅蟲的蟲體被破壞時,其體液會大量濺出,在24小時內就會引起皮膚起泡、潰爛。若是沾到刺激性物質的地方再去觸碰身體其他部位,更會引起廣泛的病灶。
隱翅蟲引起的皮膚炎經過適當的處置,通常可在3~4天內乾燥,約一週即可痊癒。相反地,沒有適當處理的皮膚炎,則可能引起細菌感染、全身過敏反應,甚至留下不可逆的黑色素沉澱疤痕。
預防方法
1 在隱翅蟲較多的地區或時節,應避免停留於野外或草地。若要進行野外或草地活動時,應穿著長袖衣褲,並搭配使用驅蟲液。
2 隱翅蟲會趨光,因此睡前應檢查床鋪是否有隱翅蟲,睡覺時應關燈避免吸引蟲子,也可以使用蚊帳。
3 發現隱翅蟲時不可以用手拍打,只要用嘴或扇子吹走即可。
4 接觸到蟲體體液時,應迅速用大量清水和肥皂清洗,再用乾淨的紙巾或毛巾擦乾,並迅速就醫。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