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傷風治宜辛溫散寒、宣肺通竅、疏風清熱

傷風治宜辛溫散寒、宣肺通竅、疏風清熱

傷風治宜辛溫散寒、宣肺通竅、疏風清熱

傷風感冒鼻塞多因風邪侵襲所致,中醫認為,風為百病之長,常夾寒攜熱侵襲,造成人體各種疾患,感冒初起屬風寒居多,繼則寒鬱化熱而呈風熱之候,亦可直接感受風熱之邪為病。

中醫針灸康復臨床醫學博士黃怡表示,感冒鼻塞以辛散、通竅為治療原則,經適當休息,及時治療多能痊癒;邪毒甚或治療不及時,可能併發鼻淵、喉痹、耳脹等。少數患者因失於治療,病情遷延不愈,可致鼻窒。

感冒鼻塞病機有風寒外襲、肺失宣肅,肺開竅於鼻,外合皮毛。若腠理疏鬆,衛表不固,風寒之邪乘虛外襲皮毛,衛陽被鬱遏,內犯於肺,則肺失宣肅,寒邪遏於鼻竅而為病;可以辛溫解表,散寒通竅為治法;用通竅湯加減來做其方藥。

風熱襲肺、壅遏鼻竅亦為感冒鼻塞病機,鼻屬肺系,乃呼吸之門戶,風熱邪毒直犯鼻竅,或風寒之邪,鬱久化熱犯肺,致肺失清肅,以致肺失宣肅,風熱邪毒壅遏清竅而為病;症狀有鼻塞,鼻流黏稠黃涕,鼻癢氣熱,噴嚏時作;可有發熱,頭痛,惡風,口渴,咽痛,咳嗽痰黃;舌質紅,舌苔薄黃,脈浮數。治法以疏風清熱,宣肺通竅為主;藥方可選用銀翹散加減。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