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心跳加速 恐心衰竭前兆

心跳加速 恐心衰竭前兆

心跳加速 恐心衰竭前兆

醫師提醒,除了累、喘、腫,心跳過快也可能是心衰竭前兆,且心衰竭患者近九成有二種以上共病,又以腎臟病和糖尿病最常見。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台大醫院心臟內科醫師王宗道指出,心衰竭就像是身體的幫浦動力不足,無法供應足夠血液給器官,這容易使心臟出現代償作用加速跳動,造成「心動」的錯覺。

王宗道表示,臨床上近九成心衰竭患者合併患有二到三種共病,常見包括腎臟病與糖尿病等;心衰竭造成心臟血液輸出量與身體器官需求量無法達成平衡,導致患者容易疲倦、心悸、下肢水腫、尿量減少,如果持續惡化,最終連講話、坐著、躺平都會氣喘吁吁。

除了這些常見症狀,王宗道強調,心跳過快是一項容易被忽略的重要表徵,民眾對「累、喘、腫」等症狀表現有一定認知,卻常忘記心跳過快也是心衰竭的主要症狀之一,若民眾時常有心臟不斷砰砰跳狀況,要注意可能是心衰竭作怪。

他進一步說明,心跳加快的症狀是因為心臟收縮力道不足、須加快跳動以供應足夠血液給身體器官,久而久之可能引發多重器官衰竭或心律不整,導致患者猝死,資料統計,心衰竭五年死亡率逾五十%。

有別以往僅要求心衰患者監測體重、水分攝取與血壓,王宗道說,現在醫師也會開始關注心衰竭、糖尿病、腎臟病的共病風險,要求患者同步監測糖化血紅素、腎功能、尿蛋白等數值。

王宗道提醒,積極就醫尋求專業協助外,自我照護包括定期紀錄、定時服藥、注重飲食與運動、禁菸禁酒等,共病患者更要注意飲食等,心臟基金會今年推出衛教手冊,以繪本形式轉化新知,呼籲民眾一同認識心、糖、腎危機。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