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遠離菸、酒、檳榔 防口腔癌

遠離菸、酒、檳榔 防口腔癌

遠離菸、酒、檳榔 防口腔癌

口腔包括唇、頰膜、下牙槽脊、上牙槽脊、臼齒後三角區、口腔底、硬顎及舌前三分之二,當上述區域內的細胞發生了不正常的分裂成長,侵犯到周圍正常的組織,甚至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份影響個體正常功能進而危及病患生命就是所謂的「口腔癌」。

口腔癌的好發部位為頰黏膜及舌,根據三總耳鼻喉部的資料顯示,有許多因素都跟口腔癌有關,但最主要的就是嚼檳榔,台灣口腔癌患者許多人有嚼食檳榔的習慣,但除檳榔外,煙酒也與口腔癌有密切關係,如同時有嚼檳榔、吸煙及飲酒等習慣者,則得到口腔癌之危險性更高。

除了檳榔、菸酒之外,其他像是口腔衛生不佳,長期溫度或化學物質的刺激,齒列不正或不適用的假牙等因素,都會對舌頭、齒齦或咽頰造成慢性的傷害,口腔黏膜上的白斑,都可能在一段時間以後產生癌症。

一般來說,正常口腔內膜是粉紅色或紅色柔軟黏膜,若是出現像是口腔內部或周圍發現腫脹、硬塊,或者長了腫瘤;口腔內部發現白色脫屑的斑塊;長久不能治癒的潰爛;口腔附近部位有痲木或疼痛;口腔內不明原因的流血,反覆發生等情形,建議要找耳鼻喉科中的頭頸腫瘤外科醫師檢查。

想要預防口腔癌,提醒民眾首先要避免長期直接曝露於強烈的陽光下,建議在必要時,可以戴寬邊的帽子,或是塗抹油膏;另外也要避免菸草、紙菸、菸斗、檳榔等長期對唇、舌和口腔黏膜的刺激。

若是本身有不正的牙齒或假牙,對周圍組織有所磨擦,提醒民眾要請牙醫生矯正;若是口腔內發現有任何腫塊贅肉、脫皮落屑或是顏色變化,超過兩星期而未痊癒就應該就醫。

平時應養成正常的飲食習慣,食物營養要均衡攝取,有時維他命或其他營養要素的缺乏,也會造成口腔黏膜變化,進而誘致癌病的發生;在平時避免長期使用熱度太高的食物和烈酒,最後提醒民眾要經常刷牙漱口,保持口腔衛生。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