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生活健康] 逾4成人 睡覺紓壓

逾4成人 睡覺紓壓

逾4成人 睡覺紓壓

元智大學日前完成一份有關壓力的問卷調查,在一對一採訪後回收的五六二份有效問卷中,對於壓力的處理方式,超過四成受訪者選擇睡覺,找心理或精神科醫師者,不到一%。

元智大學這份調查,是由二○一四年成立的歡喜八方健康心靈協會委託,協會主要協助會員透過論語、弟子規、古聖先賢智慧語錄等系列課程學習,從中華文化發現人格特質、找出自己人生問題,克服人生挫折與障礙。

問卷調查時間為去年六月到十一月,對象是曾參與身心靈講座的一千名聽眾,一對一採訪後,回收有效問卷五六二份。

根據協會提供的調查結果,經濟不景氣最讓國人感到壓力,其次是物價上漲、低薪及政治鬥爭。受訪者中,關心兩岸新聞議題者不到兩成,只有一成受訪者關心中美貿易大戰。

對於壓力的處理方式也讓人訝異,調查顯示,四十二•三%受訪者會選擇睡覺,其次是卅三•八%選擇運動、卅三•五%找朋友傾吐、廿九•五%看電影電視、廿四•六%會大吃一頓,而會去找心理或精神科醫師者竟不到一%。

從問卷分析來看,受訪者中近六成(五十九•四%)的壓力來源是工作不穩定,五十三•一%是工作不穩定產生的經濟壓力;其中,男性(七十一•六%)因工作不穩定而產生壓力比女性(六十八•八%)大。

若從年齡來看,卅至五十歲間的青壯年壓力最大(六十五•八八%),五十三•七%女性還同時有來自家人的壓力,比男性多二•七個百分點。在種種壓力下,卅九•四%男性和卅八•三%女性卅歲以後,健康都亮起紅燈。

而因壓力不堪負荷,導致感情和婚姻出現問題的受訪者也約占兩成。

協會說,在問卷過程中,受訪者陳述的工作壓力是指收入減少、擔心被公司資遣,及長期外派造成與家人分離的壓力。這些工作壓力會牽涉經濟壓力和家庭壓力,其實就是財務危機和婚姻危機。

從問卷也可看出,當壓力來臨時,男性出現的身心反應,比女性還強;女性會出現的前三大狀況分別是:煩躁(七十六•二%)、情緒低落(六十七•二%)、焦慮(五十三•七%),進而出現失眠(五十•三%)、頭痛(卅二•七%)、忘東忘西(廿四%)、胸悶(廿三•八%)、腰痠背痛(廿一%)等症狀。

男性出現的壓力來臨時,前三大狀況依序為,煩躁(七十三•五%)、情緒低落(七十二•三%)、焦慮(六十五•二%),接著四十九•七%有失眠問題,但五十歲以後,男性顯然較淡定,且年紀愈大愈無感。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