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按摩列缺、風池穴 紓緩頭痛

按摩列缺、風池穴 紓緩頭痛

按摩列缺、風池穴 紓緩頭痛

造成頭痛有很多不同的成因,西醫認為因感冒、失眠、外傷、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耳鳴等;中醫則認有風寒、風熱、風濕、肝火上炎、肝陽上亢、脾胃氣滯、肺氣不宣、腎水不足等因素。

中醫師林宗敏認為,頭痛大致分為8型,不同證型對應治療方式也並不相同──風寒頭痛:症狀有咳嗽痰白、咽不舒、鼻涕清涕、頭痛、頭重、舌紅苔白、脈浮緊等現象,宜用川芎茶調散加減。

風熱頭痛:風熱頭痛則有頭痛、咳嗽痰黃、鼻硫黃涕、咽痛、口乾、舌紅苔黃、脈浮散之情形,建議藥方可使用麻杏甘石湯加減。

風濕頭痛:體內濕氣高,水分不正常堆積所引起,症狀有頭痛、頭重、身重如裹、胸悶、咽不舒、舌紅苔白膩、脈浮緊,宜羌活勝濕湯加減。

肝火上炎:其症狀有頭痛、易怒、壓力大、煩惱多、胸?苦滿、舌紅脈弦,宜用龍膽瀉肝湯加減。

脾胃不合:脾胃不合會有胃悶痛、胃脘不舒、頭重、頭痛、胃腸脹氣、舌紅苔白、脈滑數的症狀,宜半夏天麻白?湯加減。

心虛火旺:通常有頭痛、胸悶、心悸、眠差、口乾、舌淡紅苔白、脈沉數之情形,宜用天王補心丹加減。

腎虛:症狀有頭痛、腰酸背痛、五心煩熱、口乾舌燥、耳鳴、舌淡紅苔少、脈細數,宜用六味地黃丸加減。

氣滯血瘀:其症狀及特徵有頭痛、頭重、頭暈、易疲倦、舌紅苔紫、脈浮數、有外傷史,常用藥方有血府逐瘀湯加減。

林宗敏中醫師表示,如果有頭痛現象出現時,可以使用穴道按摩來紓緩,若是前頭痛的話,可以按摩列缺穴,壓住穴道後,左右移動算一下,這樣按壓五下即可刺激穴道,使其發揮功能;若後頭痛則是按壓列缺,前後按摩5下即可;另外也可以按摩風池穴,上下按摩10下,不分部位的頭痛都可藉由按摩風池穴來改善。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