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體重減輕 當心疾病上身

體重減輕 當心疾病上身

體重減輕 當心疾病上身

勤量體重是最簡單也最方便審視身體健康的方式之一,因為時常注意自己的體重變化,不僅可以了解體態與健康狀況,更能夠提早發現一些潛在的慢性疾病,適時就醫,達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效果。

北市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顏正中表示,有關於體重變化,其中以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最需要好好注意。

在醫學上的定義,是患者非自願性(非減肥),並且在6個月內體重減輕至少5%或是減少4.5公斤以上,就屬於體重減輕。

體重減輕本身其實並非是一種疾病,而是屬實一種外顯症狀,有很多病症都會以體重下降為其症狀的表現,並可能依據不同的個人病史,將會有不同的可能診斷。

顏正中說,曾有一名50多歲的中年男性個案,因為體重3個月來減輕5公斤而前來就診。詢問病史沒有長期用藥,但有抽菸病史,平時應酬多大餐也會飲酒。此外,也因為時常感覺腹脹與消化不良,導致食慾變差。安排檢查後發現糞便有潛血反應,轉診至消化內科進一步安排大腸直腸鏡檢查,發現有約1公分的息肉。切除息肉後,病理報告證實為輕度分化不良的腺瘤性息肉,尚未演變為大腸癌。

通常因大腸癌而產生的體重減輕,大多發生在大腸癌已經在中後期才被發現,該個案是因為消化不良及慢性胃炎而導致的體重減輕,經檢查後,才發現患者也有長出息肉,體重減輕與大腸癌並無直接關係,但因身體檢查,而檢測出息肉,達到提早發現提早治療的效果。

在統計上來說,導致體重減輕的可能原因包括:惡性腫瘤、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亢進、糖尿病…等)、慢性感染症、腸胃道疾病、老年因素的營養不良都很常見。

體重減輕,需要經由詳細病史詢問,身體理學檢查,配合適當實驗室與影像學檢驗,才可能找出病因,但是仍有1/4的病人,原因不明,可能是找不到原因或真的是不明原因造成,還是必須持續追蹤。

除了常見的全血球檢查、肝腎功能、甲狀腺素、尿液、糞便、胸部X光檢查,另外符合條件者建議要做四癌篩檢,因為四癌篩檢是目前確定能夠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來提升存活率的癌症。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