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三招復健動作 改善五十肩

三招復健動作 改善五十肩

三招復健動作 改善五十肩

相信有五十肩的民眾,一定瞭解其痛苦,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符民意表示,一般而言,「五十肩」或「冰凍肩」所指的就是沾黏性肩關節炎。

沾黏性肩關節炎常見症狀有手臂舉不高,或是上臂活動時伴隨疼痛,會明顯影響日常生活如梳頭、穿衣等,更嚴重甚至因為無法翻身側睡擠壓而嚴重影響睡眠品質。

據統計顯示,五十肩較好發於40-60歲女性及糖尿病患者,不論是否為慣用手兩側都可能會發生,目前病因並仍不明確,病程往往會持續1~2年。有些病患卻是因為上肢骨折治療固定,無法自在地活動肩關節而造成續發性肩關節沾黏。

符民意說,五十肩的藥物通常都是消炎止痛藥為主,要對付五十肩最重要就是病患自主活動伸展肩關節,當關節活動時會刺激關節囊膜分泌滑液,營養軟骨潤滑關節。

「適度」伸展就是治療五十肩關鍵,建議先熱敷再伸展,而且依個人耐受程度實行慢速、確實的伸展,每次伸展堅持10秒以上,切記不可猛力拉扯肩關節,避免更嚴重傷害。若次日有疼痛產生就需要減輕伸展的力度,如果沒有不適可繼續伸展運動,甚次更加大些微伸展範圍。

平日保健要注意避免傷處提重物;適度肩部活動;改進不當姿勢如猛然抬肩等易受傷動作。

有五十肩情形發生,可以做下列的復健動作──

被動活動度伸展:建議可以健側帶動患側,做內、上、後各方向的伸展,也可運用毛巾輔助牽拉;患側手掌扶助門邊,身體轉向健側,數到十再慢慢放開。手掌的高度可以由下而上逐漸移動;早晚各做一次、一次做10~20次。

鐘擺運動:上身前彎使患側手臂自然下垂,由軀幹向前、後、左、右帶動搖擺,或以順時針及逆時針方向繞圈,擺動幅度逐漸增大。

手指爬牆運動:面對或側向牆壁站立,患側肩膀前伸,以手指扶著牆壁,向上慢慢爬行,逐漸伸直手臂,直到緊繃不能繼續向上為止,並堅持十秒鐘。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