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自信有「髮」

自信有「髮」

都市日報
20101021

脫髮與男士彷彿結下了不解的關係,但事實上禿頭並不是男性的專利,近年愈來愈多女性亦同樣面對脫髮的煩惱。據調查發現,亞洲地區近70%人士受到脫髮問題所困擾,當中有六成在25歲前已開始出現脫髮,反映脫髮問題有年輕化的趨勢。

頭髮的結構及生長週期

頭髮可以簡單地分為髮幹與髮根兩個部分,髮根會與毛囊連繫在一起,由毛囊供給營養。而髮幹則可分為3個部分,分別是最中心的毛髓、中層的毛皮質及最外層的毛鱗片。一般來說,一根正常頭髮的生長週期

有以下3個階段:

活躍期:髮幹從毛囊長出並不斷生長,平均一個月約可長出1cm。活躍期約2至5年,約90%頭髮屬於這階段。

靜止期:毛囊開始停止製造髮幹,髮幹脫離毛囊,並不能從血管中吸取養分。這個階段會維持2至4個星期,約5-10%頭髮處於靜止期。

脫落期/再生期:成熟的頭髮鬆脫地依附在髮根上,通常2至3個月後會掉落,再被新長出來的頭髮所取代。只有少於1%頭髮處於這個階段。

常見的脫髮成因

家族遺傳:又稱「男性型脫髮」或「雄性遺傳脫髮」,是最常見的脫髮類型。患者因受遺傳因素影響,男性荷爾蒙睾丸脂酮增加;當睾丸脂酮與5- alpha還原酶的酵素結合後,便會產生過多的脫髮元兇荷爾蒙二氫睾酮(DHT),令仍處於新生期的毛囊提早萎縮,頭髮因而漸漸變得幼小而稀薄,最後毛囊完全壞死,毛髮不再生長。若父母長輩中患有脫髮,患上脫髮的機會亦會相對提高。

荷爾蒙分泌:男性荷爾蒙睾丸脂酮本身並不會導致掉髮,但當睾丸脂酮與5-alpha還原酶的酵素結合後,便會產生荷爾蒙二氫睾酮(DHT),導致脫髮。

皮脂分泌過多:容易令毛囊閉塞,擾亂頭髮的正常生長週期。

壓力:壓力令荷爾蒙分泌失去平衡,油脂腺分泌增多,容易導致脫髮。

生活習慣及環境因素:長期睡眠不足、酗酒、吸煙等會影響毛囊健康;而不均衡的飲食習慣或減肥節食,均令身體不能吸取所需營養,間接導致毛囊養分不足,頭髮因而變得幼弱,容易導致脫落。另外,香港氣候炎熱潮濕,皮脂分泌旺盛,容易堵塞毛囊,影響頭皮和頭髮健康;再加上嚴重的空氣污染,令脫髮問題更趨惡化。

產後掉髮:孕婦產後因荷爾蒙突然改變,許多頭髮會同時進入靜止期,在2至3個月後大量掉落,形成「產後掉髮」。掉髮情況一般持續約2至6個月便會回復正常。

過度使用美髮產品:經常性的染髮、電髮、過度吹髮或長期使用化學美髮造型產品,均會對頭皮及頭髮造成損害。

防掉髮洗護產品推介 

Rejoice

隨着中醫美容普及化,追求養生保健已成為最新的美容潮流。Rejoice 深明漢方美容的療效,突破性地推出漢方防掉髮系列。產品糅合了現代護髮科技和傳統中草藥智慧,更特別針對掉髮問題而嚴選生薑、首鳥及大葉茶3種漢草精華,研製成Rejoice防掉髮配方,只需使用7天,便能有效減少85%掉髮,為你解決掉髮煩惱。另外,Rejoice漢方防掉髮系列所採用的生薑、首烏、大葉茶更獲位元堂認可為天然本草,對其漢方草本成分予以肯定及認同。


6大食物療「髮」

只要有充足的營養,頭髮才能健康生長。髮理專家認為,脫髮除可採用中西藥物來治療外,食療亦有助強健髮絲,使頭髮再生。

鐵質:研究發現,

30%脫髮患者缺乏鐵

質,因此,患者應多吃鐵質豐富的食物,如黃豆、黑豆、蛋、蝦、熟花生、菠菜、香蕉、胡蘿蔔、馬鈴薯等。

蛋白質:蛋白質是頭髮的助長劑。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包括新鮮的魚類、肉類、蛋、豆製品、牛奶等,經腸胃消化和吸收,形成各種氨基酸,進入血液後,被頭髮根部吸收,併合成角蛋白,再經角質化後,就是我們的頭髮。建議多吃豆類尤其是黑豆,其豐富的蛋白質及鐵質,能補充頭髮養分。

蔬菜和水果:長期過量食用糖類和脂肪類的食物,導致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乳酸、丙酮酸、碳酸等酸性物質滯留於體內,產生酸性毒素,容易造成脫髮。所以應少吃肝類、肉類等食物,因為這些食品中的酸性物質容易導致酸性毒素過多;而蔬菜和水果則屬鹼性食物,能中和不利於頭髮生長的酸性毒素,並使之成為無毒性物質排出體外,建議多吃。

碘:頭髮的光澤與甲狀腺作用有關,補充碘質能增強甲狀腺的功能,有助頭髮健康,應多吃海帶、紫菜等含豐富碘質的食物。

維他命E:可抵抗毛髮衰老,促進毛母細胞分裂,使毛髮生長。應多吃綠葉蔬菜、全麥穀物、果仁、黑芝麻等。

骨膠質:多喝牛骨湯、排骨湯等可促進頭髮生長。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