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漢武帝時期的「今文經學」是什麼意思﹖

漢武帝時期的「今文經學」是什麼意思﹖

  各個時代的儒學雖然都是尊孔子﹐但往往有一些不同的內容。漢武帝所提倡的儒學是今文經學家的儒學。所謂今文經學本來是以當時通用的隸書所寫的經書相傳授的﹐有別於用古文字所寫的本子相傳授的古文經學﹐但漢武帝所提倡的今文家儒學卻是經過董仲舒改造過的儒學﹐董仲舒是「春秋公羊學」大師﹐是今文經學家﹐他所創的「春秋公羊學」雜揉了戰國以來陰陽五行和黃老刑名等各家學說﹐在孔子名義下統一起來。
  漢武帝的獨尊儒學﹐罷斥百家﹐雖然對於當時政治的統一和封建社會制度的現固是有利的﹐但從另外一方面說﹐這種思想的統治卻限制了學術的發展。它結束了戰國以來百家爭鳴的局面﹐對當時的文學也發生了不良的影響﹐因為它束縛了作家的思想﹐使大部分作家不能寫出富有生命力的作品來。
  漢武帝對文學是有所提倡的﹐他設立了一個專門的音樂機關﹐叫「樂府」﹐收集各地許多民歌。漢代一些帝王繼承了這個制度。他們收集的民歌歌詞﹐後人稱為樂府詩﹐漢代的樂府詩是中國文學史上寶貴遺產的一部分。漢武帝在文學上還提倡辭賦。《漢書·朱買臣傳》說朱買臣「言楚辭」﹐武帝很高興﹐給他官做;《書淮南王安傳》說劉安到長安﹐漢武帝叫他作「《離騷》傳」。他自己過兩篇有名的「楚聲」的詩﹐即《瓠子歌》和《秋風辭》。《瓠子歌》共兩首是塞黃河瓠子決口時寫的﹐表現了他對治水的迫切願望﹐但是對於神的權力又表現了無可奈何的懼怕心情。《秋風辭》在藝術上較為出色﹐「秋風起今自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都是秀句﹐秸尾「歡樂極今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之句﹐卻表現了低沉的情調。
  漢自文、景以後﹐辭賦很盛行。藩國如梁孝王劉武、淮南王劉安等都招致一批文人﹐著書和造作辭賦。《漢書·藝文志》所記有「淮南王群臣賦四十四篇」。淮南小山《招隱士》是一篇優秀的作品。作者勸隱士不要久留山中﹐因此寫了山中的淒厲和恐怖的景象。辭賦因藩國的提倡而產生了一優秀的作家和作品﹐同時也引起了漢武帝的愛好。在漢武帝的提倡下﹐辭賦有了更大的發展。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