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急性腸胃炎多因病毒感染 瀉吐為主症

急性腸胃炎多因病毒感染 瀉吐為主症

急性腸胃炎多因病毒感染 瀉吐為主症

急性腸胃炎的主要表現以腹瀉為主,每日三到四次以上的水瀉或軟便,大便量在每日200克以上,常常合併噁心、嘔吐、腹痛或發燒,有些還會合併有上呼吸道症狀如喉嚨痛、咳嗽、流鼻水。

大部分的急性腸胃炎以病毒感染為大宗,最為人知的如諾羅病毒、輪狀病毒、腺病毒等,各自的臨床表現有些許不同;如諾羅病毒在大人小孩都是好發族群,症狀以噁心、嘔吐、腹痛為主,合併有頭痛、肌肉痠痛、發燒;而輪狀病毒在大人症狀較為輕微,在小兒身上以發燒、嘔吐、腹瀉為常見症狀,典型的腹瀉會呈現如蛋花湯般的水瀉。

除了病毒外,細菌性腸胃炎以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弧菌為常見致病菌,而法定傳染症如霍亂、傷寒、桿菌性痢疾通常發生在自來水未普及或環境衛生差的國外地區,以境外傳入為主。此外,細菌性腸胃炎可能引發腸黏膜嚴重發炎,如出現血便或黏液便的情況,請儘速就醫。

亞東醫院急診醫學部邱偉哲醫師表示,當病人到急診掛號時,在掛號處護理師會測量生命徵象與判斷檢傷分級,急診室醫師會根據這些重要的資訊以及臨床問診結果,綜合判斷後給予適當的處置。

病毒性的急性腸胃炎沒有特效藥,治療以症狀治療為主,一般會給予止痛藥、止吐藥、以及緩瀉劑;對於症狀嚴重者,如腹瀉引發脫水、電解質失衡,則需給予靜脈輸液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待症狀改善後則可返家休養,再配合口服藥物直到自體免疫力提升後將病毒排除,疾病就會緩解。

臨床如果懷疑是感染性腹瀉,例如出現警示症狀如高燒、嚴重腹痛、血便或黏液便者,則需進一步檢查與檢驗,如果大便化驗中出現白血球,則會根據懷疑的病菌投予經驗性抗生素治療。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